关灯之后
2018-12-24杨百会
杨百会
我的初中生活是在老家的鄉中学度过的,当时正是世纪之交,鲁西各项基础设施依然落后,电力供应经常不足,会突然断电。但这对于上晚自习的我们来说不是灾难,而是狂欢。每次停电,整座教学楼都会狂躁不止,青春期的我们奋力地跺着地板,咚咚的声音能传遍整个山东。但狂欢并不会持续太久,灯光很快恢复,躁动立即结束,一片死寂之中,每个人都看上去安静祥和,无辜地继续埋头苦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随着经济发展,暗黑躁动很快就绝迹了,但我还深深记着那些快慰的时刻,以至于后来接触到量子力学时,我马上就懂了。
再后来我成为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有一次看到一篇关于许知远的人物报道,感叹于记者的功力。许是一个充满偏见和挣扎的人,非常难以描摹,居然也可以写得那么合理和被理解。
但最终我仍然将这个优秀的报道归结为运气而不是功力。当然,那位记者的手艺不错,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主角许知远,他懂行又不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对很多媒体来说,目前的人物报道正趋于变成一项技术活儿,脱水,风干,加点料,手艺精湛地烹饪一番,看上去活色生香,其实能量稀疏。我们大多数时间也只能当厨子,而不是猎手。
商业人物报道尤甚。主人公习惯躲在厚重的西装革履之下,小心翼翼地拿捏着公共表达的尺度,处于完全塌缩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刺破他们。
于是记录者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去描述,为赋新词强说愁,导致最终他们的形象都是标准化的,精致的,高级的,即使展示点小情绪,那也是理性之光,锦上添花,煞是可爱。来点窘迫和苦难的料更佳,那可以成为勃列日涅夫的勋章。
这是产品,不是作品。你会听到有人说,这个故事写得真好,而很少听到“这个人物写得真好”之类的夸赞。
可还是不能放弃希望啊。说不定下次就有那么一个重量级人物突然遭遇灭灯,在你面前量子化了,你可能会听到他咚咚的跺脚声,或者冲上大街找一匹马打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