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未来人类会被取代吗?

2018-12-24隋天意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

隋天意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岗位逐渐被各种机器人所取代,在我们的生活中,无人商店、无人隐患、无人汽车的出现好像越来越被人们习以为常。在技术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捷的同时,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未来是否会取代我们人类也成为当下社会争论的热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就这一问题阐述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社会

2017年5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3:0的成绩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机器人是科学家们经过复杂编码的技术产品,可是却战胜了拥有复杂思维和高智力的人类。很多人不禁发出了一个忧虑:传统工作方式逐渐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所打破,那是否意味着未来人类也会被取代?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我们人类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在特斯拉工厂和富士康工厂,一批批不同的类型的机器人以产品的形式被生产出来;在美国硅谷大街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不需要驾驶者就能启动、行驶以及停止,有秩序地抵达目的地;在围棋界,阿法狗对战人类一流围棋大师柯洁,并以瞩目的成绩赢得了胜利;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代替医生来完成一些具有高难度的手术……这一切无不证明着,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越来越密切。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会为更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可以预测到人工智能产品发展在将来会呈现爆炸性式的增长。

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曾经预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美国48%的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中国可能会达到70%,那些我们之前认为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慢慢会出现在人类社会中,我们需要即刻准备着去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和威胁。

二、“人工智能时代”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人工智能未来与人类的关系,目前社会上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宠物论和奴隶论。关于前者,其核心观点认为,未来人类会成为机器人的宠物;后者则认为智能机器人是人类的奴隶。

人工智能,从这个词语的表面含义进行分析,很容易讓人产生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感受。人工智能,究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种技术,更高级的技术而已。纵观我们人类社会,从原始采集文明到如今的工业文明,人类对于各种工具的研究和发明使得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如今的人工智能就像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社会的一把锤子、一辆挖土机、一艘飞机一般,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一种工具而已。

三、“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意味着人类被取代

1.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部分职业会被取代

比尔·盖茨曾预言“贝叶斯理论将彻底变革未来的人工智能”。纵观当下的人类社会,这一预言已经应验。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社会”的忧思,我认为其实大多来源于一些司机、服务员、护士等行业,因为人工智能在逐渐取代这些职业。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发最早应用于科研领域,随后在军事、医疗等危险性作业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正在不断向服务、学习、娱乐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拓展,像司机、服务员、护士、新闻记者等职业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

可以预见的人工智能社会,很多领域的大量工作会被机器人所代替,机器人会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解决这些行业的失业问题,才能有效安抚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恐慌。

2.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发展、获取幸福的工具

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它应该永远是人类文明发展以及帮助人类获取幸福的工具,善用这种工具才能避免工具对人类的伤害。

每当社会发展进入巨大的进步,总会为人类带来一些恐慌,如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很多人担忧传统工作模式被机器人代替,人类是否会变得懒惰、变得没有道德?我们会不会沉迷于高科技的迷幻效应中,而失去生活的目标。保持对技术的警惕心理应该成为我们的良好品德,科技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获取幸福的手段,要防止技术的滥用。

3.智慧才是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首要驱动力

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人类器官得到了无线的延伸,互联网延伸了我们的大脑内存、透视影像技术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功能、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不断优化让我们能“日行千里”,当我们作为人类的优越感被不断的压缩,那我们还剩下了什么?

答案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和智慧。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与信息爆发式增长,我们需要更强的心智、更宽阔的思维来适应这个时代,智慧将会成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首要驱动力。

四、总结和思考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器官的延伸。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大量数据试图拟合出一个函数建立数据空间连接的映射。而这个映射本身,仍旧不具备意识。我们努力研究智能机器人如何更像“人”,但是也只能停留在“像人”阶段。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次思考“人工智能未来会不会取代人类社会”这个问题,会发现,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就像工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汽车取代马车一般,这是工具的进步,是人类社会生产率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身被人工智能取代。

参考文献:

[1]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冷思考[J].中国报业,2018(03):60-61.

[2]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机器能否管理人?[J].电子政务,2017(11):2-10.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机器人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