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园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思考

2018-12-24董琳琳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自主性幼儿园

董琳琳

摘要:离园前的活动关系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也关系着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可,更是对孩子们安全、健康的一个保证。将离园活动安排得有趣、丰富、自由能更好地体现其作用,让家长和孩子们有舒适的离园体验。

关键词:离园活动 幼儿园 自主性

离园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的最后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分钟,但却是关键的一日“之尾”,对幼儿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思之前教师对离园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却阻碍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1、枯燥乏味的离园活动

场景一: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教师开始弹着钢琴组织幼儿坐在座位上唱着歌等待着离园了,《好娃娃》、《爷爷给我打月饼》、《风儿找妈妈》……一首接一首,时不时有几个孩子向窗口望望。

枯燥的离园活动,让幼儿干坐凳子等待离园,幼儿活动不能自主,导致幼儿唱歌的心情全无,有的更是把焦躁不安的情绪全然写在脸上,久而久之,丧失第二天入园的兴趣。

2、形式单一的幼儿评价

场景二:

教师:“今天,若涵把午餐里的菜都吃干净了,奖励你小红花。”

幼儿:“表扬付若涵……”

教师“浩浩遵守纪律,没有打小朋友……给你鼓鼓掌……”

幼儿:“表扬王俊浩……”

教师组织的形式单一的评价模式,幼儿听之任之,不受影响,忽视了幼儿是评价的主体,浪费了离园环节的教育价值,错失了幼儿自我發展的机会。

3、忙碌的离园整理

场景三

还有几分钟就到时间了,一位老师开始分发衣物,一位老师帮幼儿穿戴,另一位老师整理班级环境。在离园的最后时刻,家长纷纷来到,草草的接走了幼儿。

最后的离园整理,教师忙碌包办,阻碍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室气氛混乱,导致安全隐患滋生。

目前,我园开展的大时间段活动中对离园环节的实践探索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幼儿开开心心离园,安安全全回家,更要关注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一、丰富的离园活动的形式,提供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离园活动,开放一些体现幼儿自主性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自主选择。

但是离园时进行的区域活动又与平时组织的区域活动有很所不同,一些操作比较繁琐,材料较多的区域可以不用开设。在这时可以选择一些安静的、较简单容易整理区域,如美工区、图书区、益智区,并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材料。到了离园等待时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进入各活动区,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进行区域游戏,使离园活动自主化和趣味性。

二、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幼儿自我评价

幼儿一天的在园生活,丰富了幼儿的体验,随着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一天的感受,因此,

除了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我们应更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对同伴的评价。

幼儿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进一步了解的表达,更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幼儿对同伴的评价源于对他人的观察和接纳。这两种评价方式都能体现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三、放手离园整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教师可以向孩子提出离园常规要求始予生活自理方面的提醒“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服、提一提自己的裤子、扣一扣自己的纽扣”等。还可以提出同伴检查任务,引导幼儿同伴互查并帮助整理,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又能使孩子之间增强感情培养幼儿善于帮助、关心他人的情感。

除了幼儿的自我整理,对班级环境的整理也是离园前整理的重要工作。教师放手,让幼儿参与班级整理,检查并整理班级环境,让小椅子归位,让区域玩具归位,真正做班级的小主人。

离园前的活动关系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也关系着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可,更是对孩子们安全、健康的一个保证。将离园活动安排得有趣、丰富、自由能更好地体现其作用,让家长和孩子们有舒适的离园体验。离园活动的开展是为幼儿服务的,幼儿应该是快乐的幼儿、自主的幼儿。我们应该挖掘离园活动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主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纯.浅谈大班幼儿离园前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J].好家长,2018(68):21.

[2]姜东. 河北省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期望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8.

[3]彭瑜.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情绪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自主性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