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2018-12-24张军英
张军英
【摘要】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学制度。初中是指初级中学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是比较繁琐的,很多问题单凭老师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协调配合,所以这就要求老师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与沟通,若是能得到家长的配合,有的问题解决解决起来就简单了许多。但是,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看上去是比较简单的,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技巧。针对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师家长有效沟通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阶段,同时正在接受小学到初中的改变,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初具萌芽,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遇事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判断力。他们的成长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同时又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技巧。向家长会把学生在学校的成长以及受教育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发展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一、以理解宽容赢得家长支持
初中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学习方面的目标是一样的,并且不存在上下等级的级别关系,只是个别学生会出现屡教不改的恶劣行为,老师则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要求学生家长来学校,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让家长有所抱怨,会让家长缺德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挫伤,但是老师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教职工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位置上考虑考虑问题,在和家长进行沟通时,放下架子,平心静气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切勿训斥家长,和家长进行协商讨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不同,其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切勿擅自将他们划分为三六九等,尤其是出现教育问题的学生家长。
二、有目的地进行沟通,获得家长配合
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谈话交流的主要情形为以下三种情况:首先,提前进行电话约定,邀请家长到学校来谈话或者教师进行家访;其次,是通过家长会,邀请学生家长聚集在学校教室内,老师向家长汇报学生近期的表现和成绩,家长会通常在学期中间进行;再次,是家长来小看望学生时,与老师偶遇进行交流谈话。假如老师与家长是以前两者的形式进行会面交谈的话,老师要实现进行斟酌,见到家长时,该以什么样的语气和方式进行谈话,要说什么内容,重点在哪里,要解决什么问题,改善什么现状,谈话过程大概需要多久。这些都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切勿见面时有一句没一句漫无目的地进行交谈。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优点特长和不足,并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提高与家长进行谈话交流的效率,并向家长说明谈话的主要目的,获得家长的认可并请求被家长配合,切勿向家长告学生的黑状,影响家长的情绪。
三、建立多元化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络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和手机短消息平台等;联系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学习态度、成绩状况,方便家长随时能够了解学生的状况,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些联系平台和家长进行探讨,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监督教育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个人习惯等,针对学生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内涵和个人素养。老师通过各种与家长交流的途径,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
四、开好家长会,形成统一认识
家长会没有具体的格式的,其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千变万化的,老师可以实现邀请个别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向其他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要求学生以信件的方式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校的生活状况、学习阅历、心得体會和自我反省,加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在家长会上展示一些学生的学习成果,问题表演等,并选定学生代表向家长汇报学生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等,是家长能够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在举行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通知学生家长,并邀请个别任课老师前来参会,同时事先安排学生做好家长的接待工作,家长会要准时召开,不能拖延时间。老师发言一定要有目的性,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有效的联系能够体提高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关联性,但是者需要每一位老师在日常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待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观察每一为学生的变化,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做好沟通,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提高自己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方式与技巧,提高家长的配合度,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姝君.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小秘诀” [J ].读与写,2016,(06) :248.
[2 ]刘晓东.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以沟通为例 [J ].中国市场,2016,(05) :162.
[3 ]周金平.从老师家访到学生家访 [J ].中国德育,2015,(19)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