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研究

2018-12-24程杨眉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新课标教学质量

程杨眉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利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几种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创新策略

在过去,教师通常都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和消化知识,这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需要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教师足够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也要多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口头夸奖,也可以是物质奖励,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习数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

二、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整理教学内容和结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教师还需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学生解答疑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团结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时,就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一次函数问题,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也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围绕着问题来展开讨论,并得出最佳答案,为学生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分成教学法,来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方面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促使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层层渐进、由简到难、循序递进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第三个层次就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时候,也要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问题深度和难度也要有所不同,第一层次的学生要学习和探究深层次的知识,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尝试来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扎实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具有针对性。同时,对各个层次学生的评价指标也要不同,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今,我国很多学校都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需要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2]。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几何方面的内容时,无法掌握该部分内容。如果教师只是在黑板上画出平面图,或者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即使學生能够理解该部分内容,也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与之对应的动态图。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还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四,充分利用微课和教学资源。如今是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网络上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将其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可以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具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三、注重课前预习和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想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足够重视备课工作,学生也要做好预习工作。教学内容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大体了解下一节要学的知识点,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找到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还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在上课时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地去听讲。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标注出教学内容的疑点、难点和重点;教师在备课时,要着重做好重难点的教学准备工作,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才能够实现最理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学生也能够带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去听讲,找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健康、茁壮的成长。

四、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的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如果只是单纯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推理问题,学会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够将新旧知识衔接在一起,利用发散思维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向。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给学生更多的解题技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连英.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24-125.

[2]马颖.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26.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新课标教学质量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