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8-12-24张霞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思维

张霞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课堂动静结合,問题展示形象生动,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可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整合 兴趣 效率 思维 视野 实用性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思维习惯,而且也有利于角色转换,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通过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力,最大限度提高课堂的效率。数学本身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它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如果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让小学生保持一整节课40分钟的注意力和长久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因此,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获取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例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我先组织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的平面,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这些物体平面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又安排学生在已设计好的课件中找对称图形,画对称轴。最后通过学生总结,集体欣赏具有对称特点的图片、物体,从中感受图案的美,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通过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经验,直观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小学数学课教材,编者设计了图文并茂的主题图,利用简洁的文字出示定义、概念、公式等重难点内容,同时设计了贴近生活,结合实践的练习题,尽管教材设计已经非常人性化地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但是,数学毕竟是一门需要推理的学科,教材中有些内容光凭教师口头讲解,几个简单的教具演示,学生不易接受,即使接受了也很很难真正明白其中的算理。而多媒体恰恰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变为形象、直观思维,有利于对事物分析综合,从具体形象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缩短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有利于向创造性思维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三、通过整合,启迪思维,拓展视野

教学应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适当介绍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数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利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创造中建立问题的模型,通过研究模型而解决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人们解决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简捷、廉价的手段,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学习四年级上册学习计算工具的知识后,学生便会上网搜索有关知识,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网站上储存的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的选择学习。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借助多媒体,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同时,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应注重实用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无疑是给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多媒体引入到数学课之后,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把多媒体同传统手段相互配合使用、相得益彰,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把屏幕、黑板兼用,解决知识重、难点,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当教学内容呈静态、教学内容需要展示复杂、抽象、变化及相互联系的过程时,可选用多媒体;而有些时候传统手段将收到比多媒体更好的效果,那就采用传统手段,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只有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配合,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实教学容量并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从而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