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育的路径
2018-12-24郑汉华蒋衍华
郑汉华 蒋衍华
科学研究证明思维是可以培养的,在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关注和重视初中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转变原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观念和行为,注重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思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原则把握
1、统一性。一些教师对于思维教育存在片面性的认知,过分注重智力教育,而忽略了思维情感对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将智力、创造力与思维相统一。因而,要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思维教育,将智力、创造力和思维情感相统一和链接,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激励性。初中语文思维教育要注重激励性,通过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开放自己的思维,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思维过程中的不同经历和体验,并要注重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
3、主体性。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初中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并通过思维能力教学帮助学生自我制约、反思、完善和提升。
二、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堂提问缺乏适宜的梯度和层次
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中,教师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设置要与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相关联,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梯度性和层次性,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意识和能力,要体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问题设计梯度,引领学生逐渐进入到对问题的主动性思考,培育学生的积极性思维能力。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实践之中,教师缺乏对问题的合理设计,没有突显其梯度性和层次性,导致语文课堂看似表面热闹,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夏感》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景致的呢?”“作者对于夏天的情感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缺乏一定的梯度性,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相对浅显,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2、训练思维品质中存在的问题
(1)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存在欠缺。教师大多存在忽略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现象,认为这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节奏,然而这种忽略或制止学生提问的行为,会挫伤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比较表浅,对于问题的本质及规律性认知肤浅。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教师大多倾向于对“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的涵义的解释,而没有让学生思考“偏爱我、害怕我、有求于我”的原因,没有将其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相链接,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2)思维灵活性及独创性培养存在欠缺。思维灵活性及独创性是基于深刻性的前提而产生的,一些教师忽略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及独创性的培养,过分强调对正确答案解答的能力,而对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看法不予关注和重视,甚至持有一种排斥的态度,这就使学生的知识难以内化和迁移。
(3)思维批判性的培养存在欠缺。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的培养,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质疑持着忽视、干预或斥责的态度,挫伤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智力品质,使学生不敢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和结论。
(4)思维敏捷性的培养存在欠缺。一些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不够关注,过分关注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对学生快速、敏捷性思维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拖沓的习惯。
3、缺乏对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明显存在缺失,诸如:观察能力、想象与联想、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分类能力、审美能力等。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例,教师过分关注文章的解析和问题的解答,而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对意象的积累,在让学生学习《天上的街市》《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等文章时,缺乏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与联想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内容中美的挖掘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
1、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的积极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和探究,以积极的心理倾向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要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思维。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风筝》为例,教师可以紧紧把握教材题目“风筝”,由此展开相关的问题情境:(1)风筝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一对兄弟之间的矛盾,从文中找寻出两兄弟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讨厌”与“嫌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文中选取“嫌恶”一词表明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通过上述问题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对文本的思考和探索之中,由此也体悟作者对风筝的态度和情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涵义和思想,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思维。
2、结合文本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要与初中语文课文相结合,着重于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思维方法,以观察能力、想象与联想的思维方法培育为例:
(1)注重文本与生活的链接。观察能力包括有顺序观察、对比观察等不同方法,是语文思维的重要基础,要鼓励和提倡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以思考中观察,培养学生走进生活、细心观察的能力。以《探索月球奥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为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细心观察,从月球运行的不同角度或顺序获得相应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又如: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秋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思考,将何其芳的《秋天》与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相对比,进行观察和比较阅读,让学生自主对比“农家丰收图”“霜震归鱼图”“少女思恋图”与狄金森的《秋景》描述的“晨曦”“毛栗”“ 浆果”“玫瑰”等景象的区别,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感受作者流露出来的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放飞想象。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对既有的物象进行自主加工、改造和创新。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可以让学生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中奇妙的联想意境,并将其与自己眼前的实景相链接,体会作者追求理想和美好情怀。又如: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一文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联想和想象,由渔夫悠闲划桨的情境产生自由、开放性的联想,并与自己对秋天的所想、所见、所感、所知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3、培养学生的不同思维品质
(1)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品质。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增强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并深入地钻研问题,体会文章的本质及内涵。还可以让学生以问题研究或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要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能力。以鲁迅的《风筝》为例,可以立足于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进行文章主旨的把握,还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其对于人们“精神的虐杀”,由此帮助学生形成灵活、敏捷的思维。
(3)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独创性。正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思維和意识,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自我的个性和思维品质。
总之,要注重对初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激发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更好地体悟和理解初中语文知识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钟海.西部素质教育.2016(05)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姜泽美. 亚太教育.2015(04)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董丽娟.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4]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罗可松. 才智.2013(36)
[5]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姜泽美. 亚太教育.2015(04)
郑汉华,山东邹城市石墙中学教师;蒋衍华,山东邹城市第七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