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2018-12-24赵星
一、结合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初步认识
在展开生命教育的开始阶段,語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命”,当学生对“生命”的概念明白的时候,会为接下来的施展“生命”教育树立良好的开端。在鲁教版初中教材涉及到“生命”话题的文章中,《再塑生命》是一篇比较好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篇文章对学生施展生命教育,引起学生的深思,感受生命的美好。因此,在这节课的开始阶段,笔者首先给学生们设立了几个问题:
片段一:
师:(可结合合肥某一中学学生自杀的例子):同学们,对于学生这样的举动,你们有什么看法。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生1:我觉得这个学生太自私了,生命虽然是自己的,但同时也是父母给予的,从这个意义上,生命也是属于父母的,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权利随意剥夺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生2:无论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想办法解决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师:你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很好。那么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将你们放置于一个陌生的森林里,你手里有武器,但是你很饿,浑身没力气了,这时候如果猛兽出现了,你会怎么做呢?
生1:爬到树上等待有人救援。
生2:拼了全力跑出去。
师:你们太棒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竟表现得如此淡定和从容,老师真心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比新闻中的那个学生勇敢多了,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事。
师(总结):生命之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无法复制,也不会重新再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随意剪切、挥霍或践踏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在绝境中重生的美文——《再塑生命》。
二、尊重主体,让学生挖掘题材中的生命意识
在施展“生命”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探索,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教育意义。《再塑生命》的美妙之处在于通篇通过故事情节展现“我”对“生命”的认识、升华。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挖掘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意志与坚强、任性与坚持。
片段二:大家仔细阅读一遍课文,看看文章中的“我”经历了人生哪方面的打击?
生1:海伦·凯勒的生命维持正常状态仅仅为19个月,一场疾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在看、听、说三方面的能力彻底丧失,她的生命也由此变得暗淡与残缺。
师:(总结海伦·凯勒艰难的求生过程)
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逐渐从灰暗的生活中走出来,甚至比常人都变得更坚强,那么,文中讲述的哪些瞬间感动了你?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一组:莎莉文老师把“我”引到大自然中,感受阳光雨露、感受鸟语花香、感受树木形状、感受草长鹰飞……文中的“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了解的”等句子可以看出“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我”也发现“大自然并不总是那么慈爱可亲”,由感知产生进一步的思维,说明莎莉文老师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二组:除了教给“我”学习文字、感受自然外,老师的爱是让“我”变得坚强的主要原因,两次送“我”礼物,托“我”上树,回家拿饭,暴风雨中及时赶到等等,这些生活中随时可见、随手可及的爱,更重要的是那次回家拿饭,让“我”经历人生风云突变的瞬间,更是让“我”明白,生活中随时有暴风雨,但只要自己足够淡定、足够坚强,我们会熬过艰难的岁月、迎来曙光的到来。
师:每个小组总结得都很到位。海伦·凯勒的故事触动我们的地方很多,我们通过全文不难看出,即便人生如此不完美、不顺利,她依然没有放弃自我,一次又一次战胜了自我,走向了成功。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刚开始举的那个新闻案例,大家结合新闻中的学生事件和文章中的海伦·凯勒经历,你们有哪些感触呢?
生1: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想一想海伦.凯勒的遭遇,也许和她一比,我们要幸福得多,所以,我们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生2:我们现在很多同学都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中长大,过着“温室”般的生活,所以一旦遭遇人生的变故,多数人经不起生活中的打击。所以,我建议大家都要学着尽早独立,这样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做到以不变迎万变,有备无患。
师:大家的表现太棒了。老师为你们的精彩观点表示由衷的高兴。
生命教育的核心不是生搬硬套给学生灌输大量的道理,而是要用生动的课堂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通过互动的形式,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唯一,自觉地树立坚强的意志、生命的意识,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赵星,山东烟台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