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二问三区”课堂教学模式

2018-12-24汪佐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区新知自学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问题值得很多教师思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充当其导演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教师的组织、领导、合作的价值。挖掘学生的学,凝聚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笔者以独立、合作相结合,构建“二问三区”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选题,旨在研究其教学模式方法及实效借鉴。

一、课堂模式概念解读

(一)独立与合作模式

独立模式:主要体现在课堂的独立思考过程。即要求小组中的6位同学排成一排就坐。

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学生讨论的过程。即要求小组中的6位同学组成一个“大方桌”。

(二)“二问三区”教学环节

所谓“二问”即为“我想问”与“师想问”两部分;“三区”分别包括自学区、合作区以及加强区三大块。

我想问:包括问自己与问他人两部分。问自己主要体现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问他人主要体现在自学过程中获得的新知经过“加工”后考核组内成员。

师想问:教师会根据这节课的重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

自学区:主要通过复习旧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合作区:学生讨论生问与师问中的问题,然后探索发现规律,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归纳。

加强区:教师会针对本课新知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弥补学生在学习新知中的不足,加深新知印象。

二、“二问三区”教学模式的几点要求

(一)课前,学生必须要预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上,学生没有预习好的课不上。教师必须要备好本课重难点,备好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课堂“自学区”、“合作区”以及“加强区”内容突破重难点。“自学区”的内容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中完成。

(二)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应少于10分钟,学生至少有20分钟的时间完成“自学区”、“我想问”“师想问”和“合作区”中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汇报的方式,组织好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

(三)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找出本节课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蔬菜类”“水果类”“荤菜类”等作业分别让暂差生、中等生、优等生巩固练习,让差生吃得饱,让优生不饿着。

(四)所有的教学环节应与班中“小组大比拼”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五)“随堂卡”设计

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随堂卡。随堂卡的内容包括五部分:自学、生问、师问、合作、生练。

1、自学,主要体现在复习旧知上,教师会在上新课前出几个练习或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回顾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2、生问,主要分为自问、问组内成员和问其他组成员。自问基本上是学生在预习、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问组内成员与问其他组成员的问题主要是考核同学的预习情况。也就是说,生问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通过问自己与问他人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理清知识内容,掌握自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3、师问,教师会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一些问题,考察学生的自学情况,讨论的过程是否高效。

4、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完成组中成员的疑问,接着选择性的回答组中成员的问题,最后共同探究本课的规律,并用专业语言归纳整理。

5、生练,老师通过设计当堂练习,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本节课中知识掌握的情况,为那些跟不上脚步的学生设计“蔬菜类”作业,加深理解课堂中所学的重点、难点。

三、课堂流程

(一)独立模式:课堂一开始,教师只需把随堂卡发给学生,用10~15分钟时间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完成生问与师问两部分。

(二)、合作模式

1、小组讨论:组内讨论需要完成三部分内容,一是组内成员间的互相提问,二是在组中选择与本节课重难点相近的问题问其他组成员,三是讨论“师想問”中的问题,组织好语言进行汇报,时间为5~15分钟。

2、小组竞争:一是竞争小组间的互问中哪个组回答次数多,二是竞争师问过程中哪个组汇报得清晰,让全班同学听得明白。

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应该“退居二线”,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黑板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要善问学生

郭思乐教授曾说:人之初没有具体的知识,但不等于没有知识的框架的结构或内涵;没有成型的能力,但不等于没有相关能力打下基础的种种本能。即“儿童并非零起点”,所以“有困难找学生”成为生本教育管理和教学的一条基本经验。

举例:一节“文言文主题阅读”课,上什么?怎样组文?如何上?一连串的问题不知从何下手。“有困难找学生”搅动了我的思维,为什么不去问问学生,也许学生能点亮这节课。

1、学文言文中,你觉得目前最想学哪一方面的知识?2、学文言文中,你觉得目前最急需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3、学文言文中,你最讨厌哪一方面的知识?为什么?4、你喜欢用哪种上课形式来上文言文?了解了学生的心声后,我制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虚词的组文阅读——“之、以、而、为”,这是他们最需要也是最讨厌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上课形式:小组展示+训练+学生指导。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更让人可喜的是:上学生真心所想要的,再难,他们都愿意上,上的兴致勃勃。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更深入研究文言虚词,教师穿插一节相关的语法课,一节在平时只会让学生等待着下课,听的“除却巫山”就剩“云”的课,也让学生追问“时间到哪儿去了”。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根据前置性作业的要求进行研究,先查阅初中文言文归纳的书籍,记录每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吸取他人精华,整合自己的想法。就这样,在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的一点点智慧,被一点点点燃,一点点完善,归纳出实用的规律,一般法、特殊法、排除法、相似法……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整合的方法更受学生欢迎。

如“而”字归纳组的方法:1、优先选择法。先看是否表“顺接”和“转折”,因为初中阶段的“而”百分之九十表“顺接”和“转折”,只有极少部分是“修饰”和假设。2、排除法。先用“却、但”代入句子,因为“而”在初中阶段最多的是“转折与顺接”,而“顺接”无法翻译。3、加字法:表修饰的“而”可加入“地”“着”“了”等助词。4、把已知的代入未知法:选择题中,用自己知道的“而”去代其他选项就容易选择,并且声明此法可用在实词的选择中。号称“傻瓜相机”。也许从专业角度看,很幼稚,但恰恰这种“傻瓜相机”的方法更适合学生,因为其他学生的语法也不咋地,他就算是背住老师传授的“聪明美丽”的方法,也是不会用。也难怪老师总说“我已经归纳的如此清楚,你怎们还不会,现在的学生太笨了”。

教师需要想法设法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联系,“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能接受新知识是建立在其原有的基础水平之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即“同化”,才会达到对新知识的相应理解和主动建构。有困难问学生,用学生新的的视角、绿色的思虑,无底的潜力点燃自己的思维。

五、成效

通过实施“二问三区”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学生在以下三方面提升比较明显:

(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大部分同学能够通过自学看懂新授课的基本知识,而优等生已超前学习后面的知识。如初二的学生已经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的新知。

(二)学生课堂汇报能力的提升

对中学生来说,要求学生把合作学习后的结果汇报清楚、完整还是有點困难的。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独立学习思考问题,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在小组中模拟汇报,最后对着班中同学汇报完整。

(三)学生“兵教兵”能力的提升

“兵教兵”主要体现在课后,不仅仅是优生对差生的辅导,也可以是差生对差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实践证明,“兵”教“兵”不单只是解决问题,而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真的是师生“双赢”。

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只要“心中有学生”,用心感受学生的感受,想着学生所想,把独立、合作相结合,构建“二问三区”课堂教学模式,量“生”裁“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被点亮,精神被鼓动,内心被感动,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收获是不可能的。

汪佐忠,甘肃东乡县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三区新知自学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北京三区美术馆
“藏地三区”文学空间的多样性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