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维为驱动力,建设破中有立的新课堂

2018-12-24张昱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老师课堂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北京十一中的历史特级教师魏勇也强调教育要追求“思”的存在。因为教育是跟人的思维活动相关的,教育需要学生主体“我”的存在。那什么时候“我”是在场的呢?魏勇老师认为当“思”在场,而不是思维在场时,“我”在。思是人类从生存中自然产生的精神活动,而思维是在别人给定的框架中进行的具有指向性的精神活动。思是自由的,思维是被规定的。所以“我”最大呈现时,“思”也同时在场。这与“我思故我在”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我想,魏老师强调思的重要性,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在强调教材、教学都只是训练思维的载体和媒介,教师的终极目的是用素材来训练思维,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最终的指向,则是自由的思考,这才是他的教学观,思维是学生长远发展的驱动力。

魏老师所界定的好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我们现在的很多课打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旗号”,实际上还是老师自编自演,自说自话。要想建设学生喜欢的课堂,必须打破原有课堂的桎梏,走出误区,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那么,这种理想状态怎样才能做到呢?拜读了魏老师的书《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后,我有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打破书本知识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的隔阂,建立既往经验和知识的联系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学生:“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不行,他的聪明劲没有用到学习上。”这就是因为学生的经验世界,他的那种聪明劲或者他的认知系统,和我们老师要通过教育来建构的这个系统之间是有隔阂的,学生不能在两者之间任意穿行,从而使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聪明劲使不出来,不能用于理解我们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究其原因,从教学方面来说,教师没有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桥梁,而是高高在上的,就书本、就知识、就理论来谈书本、谈知识、谈理论,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经验,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听我们的课,就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要搭建一座桥梁。

在教学冰心先生的《纸船》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为自己做过哪些令人感动的事,孩子们畅所欲言,打开了话匣子。看到渐入佳境,我又因势利导,要他们再谈谈自己军训或外出旅游时离开母亲的感受,孩子们有的说思念,有的说想念,不一而足。我再次追问,你能用更美更诗意的语言将这种感受描绘出来吗。在他们完成后,将他们的作品和冰心的诗放在一起,讲解创作背景,这是冰心女士去国留学离开母亲时的作品,孩子们觉得和作品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近了,从而能在后面的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感情。因为这首诗和他们的既往经验是关联的,他们能从冰心的作品中体验到同样的经历,表达同样的情感诉求。

我想,注重体验,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教育才能够真正地内化为学生血液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否则,教育就只能和学生的人格分离。

二、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建设开放性的课堂

好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师生均随时准备接受他人合理的观点,修正、完善对问题的认识;二是指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例如,语文学科中可以有音乐、地理、物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自然融合。有些时候,我们受制于专业性,主动画地为牢,使知识支离破碎,在狭隘的专业圈子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专业意识,只有问题意识,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满足好奇心,他们很多知识都愿意学。因此,重要的是能调动并满足学生思考的欲望,而非强调老师所谓的专业性。很多时候,为了训练表达而训练表达不是好办法,而应该让学生先有思考的素材,这素材可以来自任何学科,思有所得,然后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好的表达。如果一个人对一幅画或一段音乐没有感觉,无动于衷,他能够表达出很精彩的东西吗?

我在设计《家乡的小桥》时,受到魏老师的启发,修改了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一个环节。一组学生模拟记者,采访家乡的桥的设计者,了解桥的特点、设计理念;一组学生以画家的身份,用笔描绘家乡的桥,并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一组学生以历史学家的身份开一次讲座,讲述家乡的桥的历史变迁。这些人物都是相关行业的实践任务,学生既需要掌握一定的建筑知识,还需要掌握采访技巧、绘画技艺、艺术鉴赏、历史知识等,更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准确、精炼、形象地标答自己的简介和看法,不是又训练了语言能力吗?实在是一举多得。因此,建设开放性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打破传统文化对老师的界定,建立学习的策划者的观念

韩愈的《师说》几乎为我们界定了传统文化中教师的从业标准:“传道、授业、解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好老师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老师角色的定义也在发生改变。老师很多时候更像是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策划一次学习活动,把自己所掌握的学习资源,例如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学生自己的资源等,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顺应学生自己的好奇心和天性的方式高效率地来学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思考,“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多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发表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力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在教学《有的人》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我组织学生从中国近代史寻找“活着却已死了”的人,寻找“死了却还活着”的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为他们撰写墓志铭。学生在此次活动中搜集、筛选资料、归纳人物生平,老师相机点拨他们,明确筛选的标准,找准典型人物。在学生完成信息搜集工作后,老师再次出示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等相关诗歌,进一步撩拨学生的写作欲望。并且提供康德、马丁·路德金等人的言简意赅的墓志铭,让学生明白墓志铭的写法及作用。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生的小组交流中,孩子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这一环节。

我想,教师是不是就应该跟导游所起到的引导作用一样,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路径,引领学生在智慧的海洋里遨游,告诉他们去哪个地方可以发现什么,值得去体验一下。这样更接近于现代教师的定位,也才能真正做到把智慧传递给学生。

四、打破课堂的庸常化,建设具有侵略性的课堂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探险,在旅游和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所有学生所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知道的,都没有超出他想象力的范围和理解力范畴,那学生就不会喜欢这样的旅游和探险,他会在课堂上感到很乏味。这时候,他可能就独自去旅游和探险——俗话把这称为“走神”。应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力主带给学生惊喜。要做到这一点,课程就一定要有“侵略性”,就是要让学生震撼,可以是上课方式震撼,可以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颠覆性,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方式,对话具有“侵略性”。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三味书屋是‘我的乐园吗”这一问题。在讨论进入白热化时,我把截然相反的主题解读呈现给学生:有人觉得“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作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表现了儿童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而有人认为“贯穿全书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凭空地把它附会成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主题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園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极大地刺激了学生,促使他们深入文本。同时提供文章写作背景,《朝花夕拾》作品风格,鲁迅和私塾老师的关系等佐证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解读这篇散文主题。这种种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只要坚持做下去,我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有时,我们常常说,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现在的教育,面对现在的考试,老师能做的太少了。魏老师却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守住教育的一厘米主权,教师是有镣铐的,但课应该怎么上,怎么做才能满足应试要求同时又不伤害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是有通融权利的。如果,我们每个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能够改变一厘米,也许有朝一日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张昱,湖北武汉市第九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思维老师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