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上门,托起上学梦

2018-12-24渝北

新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渝北长生兄妹

2018年9月1日,居住在重庆罗家坝的80岁老汉邓林明6点就吃完早饭,然后拎着旅行包和那台老式笔记本电脑,拄着拐杖慢慢从6楼挪下来,开始了他单程六七个小时的“送教”行动。

残障兄妹盼读书,八旬老翁送教上门

邓林明的目的地是重庆渝北茨竹镇新泉村2组村民吴长生的家,那里有两个智力和肢体都残障的孩子等着他去上课。其实,邓林明也身有残疾,4级肢残,腰无法伸直,走路必须拄拐,不拄拐时像个鞠躬的人,以前身高1.65米,现在缩成1.35米。

邓林明先是倒5趟公交车到达渝北兴隆镇,这一段路不堵车也要4个多小时,但是公交对老人免费。直达车快一些,要多花10多元车费,经济拮据的他舍不得。

邓林明忙着赶路的时候,新泉村里,盼望着老人到来的,是吴长生那个特殊的4口之家。

56岁的吴长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以种地为生,由于生活贫困,快40岁时才和同村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妇女结婚。他的妻子三级肢残,无法站立,无法行走,骑在一根约30厘米高的长凳上挪动,说话含混不清。儿子吴文见16岁,二级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女儿吴丹丹13岁,肢体残疾,和妈妈一样,靠一根板凳行走。

邓林明原来跟吴长生一家是邻居。有一天,邓林明去村卫生室给老伴拿药,看到了隔壁小学“听墙根”的吴文见,被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神所打动,决定亲自来给两个孩子施教。邓林明找到吴长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吴长生感动之余,又不安地搓着手说:“您帮我们教孩子,我一百个放心,就是太麻烦您了!”

就这样,邓林明承担起了给吴长生儿女施教的任务,近四年来,他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老伴去世后,邓林明搬到了离新泉村70多公里外的罗家坝,单程六七个小时的路程也没有让他退缩。

精诚所至,“顽石”也能把歌唱

中午一点多,邓林明终于赶到了吴长生的家。走进院子,邓林明看到的是骑在板凳上的两个孩子的灿烂笑脸,他从袋里拿出一包黑芝麻糊和几颗糖,每次来给孩子上课,不空手也是邓林明的礼数。因此,每次他的到来,都让两个孩子格外雀跃。

作为一个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邓林明刚施教时充满了信心。然而,面对两个智力残疾的孩子,他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

为了让两个孩子端正学习态度,邓林明施教前,先是问他们想不想读书?他拿过一张纸,对他们说:“你俩用笔写下来,想读书画钩,不想读画叉!”两兄妹毫不犹豫在在作业本上画下一个大大的钩。

第一堂课前,邓林明为两兄妹发放了字典、成语词典和小学生手册,开始正式授课。在教两兄妹数数时,邓林明拿来一盆苞谷,然后用一粒一粒的玉米苞谷教他们,先是数到50,慢慢数到了100,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让邓林明格外开心。在他的耐心教导下,从来没有进过一天课堂的兄妹俩,慢慢学会了写字和算数。如今,哥哥吴文见能识500多个汉字,能写200多个汉字,还能算出50以内的加减乘除,妹妹吴丹丹虽然不能做计算,但也能认识100以内的所有数字和简单汉字。

教两个智力障碍的孩子读书识字,不少乡亲认为邓林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邓林明却不在意,他为两兄妹考虑得很长远:他们的父母总有不在的那一天,没有亲人照顾的时候,起码两个孩子还能靠自己独立生活。

做过多年教师的邓林明很注意教学方法,两个孩子学得慢,接受能力差,有时會出现急躁情绪。邓林明对他们多鼓励,多奖励,把赏识教育法用到了极致。

9月1日下午,邓林明给兄妹俩上了数学课、语文课,还有美术课,两个孩子学得非常认真,邓林明给他们讲故事,以及世界上发生的奇闻趣事,吴文见兄妹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听得入了神。

当天晚上,邓林明住到了吴家,在竹板床上和吴文见抵足而眠,睡觉前,吴文见非常懂事地把唯一的枕头让给了邓林明。自从他教两兄妹读书后,吴长生发现,俩孩子比以前听话多了。

高调“炒作”,只为残障兄妹谋未来

邓林明施教吴家兄妹几年来,不但分文不取,还倒贴车费,并为孩子们买东西。很长时间以来,连儿子都不知道父亲在做的事情,邓林明不想把这件事搞得尽人皆知。

然而,儿子最终还是知道了,虽然父亲做的是功能无量的好事儿,但儿子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反对是因为他担心父亲的安全问题。邓林明八旬高龄,心脏不太好,每次回老家送教都要转多趟车,花费六七个小时,万一路上出了事情问题就大了。

于是,每次邓林明背着包出门,都会遭到家人的阻拦,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来。明着走不了,邓林明就暗着走,表面答应,好,好,不去了!等家人一放松警惕,他又开启“偷溜模式”。后来,邓林明再出门都是趁家里没人时背上包就走,走之前留个纸条。

邓林明的“固执”和坚持让家人无可奈何,渐渐地,他们也理解了老人,觉得老爷子是在实现自己的价值,老有所为,精神上才有所寄托。

对于邓林明几年来的送教上门,吴长生内心感激不尽,眼见得两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活泼了许多,眼睛里有了光彩,他当然高兴。吴长生觉得邓林明就是他一家人的“救星”,让两个孩子的人生不再只有苦难,而是有了憧憬。

2017年下半年,一向做事低调的邓林明,却高调参加“感动渝北人物”的评选,外人对邓林明的举动非常不解,有的还嘲讽他“做好事还想受表扬,还是脱不了俗啊!”

对于这些议论,邓林明付之一笑,高调参选“感动渝北人物”,其实是有他的私心的。邓林明的打算是,眼见得自己已是80岁的人了,说不定那天就走不动了,那两个可怜的娃儿就没人管了,他是想借此引起社会对这两个孩子及这个残障之家的关注。

果然,通过这次高调“炒作”,改变正在发生:渝北区华蓥山小学知道了兄妹的情况后,校方把40多名教师纳入送教队伍,每两周送教上门一次。每次送教,学校轮番派出至少2名教师到吴长生家,给他的一对残疾儿女上语文、数学、音乐等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课程,将来如经测试达到小学六年级学习水平,将为他们发放小学毕业证书。

同时,渝北区茨竹镇政府民政办也表态,吴文见兄妹获得小学毕业证书后,民政办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助力其今后的人生发展。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渝北长生兄妹
重庆渝北直播带货火热PK 新农人主播共助乡村振兴
重庆渝北直播带货火热PK 新农人主播共助乡村振兴
PANEL AUDIO全宅影院+背景音乐解决方案 重庆渝北影院式住宅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Application of real space Kerker method in simulating gate-all-around nanowire transistors with realistic discrete dopants∗
我的长生天 我的厚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