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无围墙养老院”到老年宜居社区

2018-12-24京易

新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围墙养老院居家

京易

“无围墙敬老院”的养老模式目前正在发生新变化。所谓“无围墙”,不是真的没有围墙,而是打破了“墙”的界限,“有限空间、无限服务”,让专业的养老服务普惠到居家养老的老人,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养老获得感。

国际上普遍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10%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口占比高相对立的是,社会养老机构承载力、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的意愿并不高,这就意味着如何在家庭与社区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变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在社区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就此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经验。

把老人“请进来”

社会养老机构床位少、老人对于机构养老意愿低,这就意味着老人的家庭与社区将承担更多养老职能。但养老产业人力成本高企,盈利空间小,如何把社会机构引入到居家与社区养老,目前由三种方式。

把老人“请进来”,打开社会养老机构的围墙,让现有设施对社区老人开放。鼓励养老机构开展日间照料、护理、助餐、助浴、助医等社区延伸服务,既解决老人日间基本生活问题,也能利用机构设施资源充实精神。

在上海内环旁的龙阳路附近,一家名为金色阳光养老院与周围的社区合作,定期开放养老院内的设施供社区老人使用,尝试把高端养老院融合进所在地区当中。开放给周边社区老人使用的是养老院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使用自动化测量设备给周边老人测量体脂、心率、血氧等等,院内的医生和营养师给老人们做咨询。

养老院设施开放,提高了使用频率,惠及更多的老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优质的服务,带动周边老人的生活质量,这是这家养老院设计的初衷之一。

相比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有一些优势可以被居家养老的老人所借鉴:采用推拉式的房间门,一方面节约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开门的通过面积;卧室的床,使用的是比较硬的床垫,它可以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洗漱区域和卫生间都安装了把手,洗澡间有一把多功能的助浴椅,可以折叠、升降和移动;房间的各个功能区域都布置了紧急呼叫按钮;墙上安装了地灯。这些设施可以增加老人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也是居家养老时可以借鉴,并且成本不高的一些设计。

让养老服务“走出去”

让养老服务“走出去”,打通养老护理壁垒,让居家老人享受专业护理。全职居家养老护理员十分紧缺,但子女、保姆的医疗护理质量难以保证,社区鼓励民办护理站多元化发展,让专业护理人员开展居家护理,缓解人手紧缺、传播护理知识。

北京市月坛街道汽南社区有一家养老院,面积并不大,只有1000平方米,40多个床位。而整个月坛街道60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有38000多位。如果采用传统的运营模式,这座敬老院能服务的老人将十分有限。

目前,这家敬老院只是无围墙敬老院养老体系的一部分。除了要照顾住在这里的40多位失智失能老人,这里还开设了老年餐桌,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的老年餐。此外,他们还要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修脚、助浴、助洁等专业的老年服务。简单地说,就是“有限空间、无限服务”。

月坛街道高龄老人多、空巢老人多、独居老人多。除了老人给养老院打电话预约服务,养老院也会为空巢独居的高龄老人提供电话问安服务,定期给老人打电话问候,进行入户探访。

汽南社区的毛老爷子家选择了两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其中每周二次的足底按摩服务让毛老爷子的女儿松了一口气。她每次来父母家,总要忙活上大半天才能走。一天下来不但累得够呛不说,因为自己是自学按摩,到底有没有效果也不知道。自从预约了这种服务,不但身上的压力轻了许多,而且还很放心。而毛老爷子的老伴则是选择了另一家养老机构的心灵抚慰服务。她说,她选择这项服务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老伴。原来,毛老爷子喜欢和人聊天,而她则喜欢安静,选择这项服务就是请人陪老伴聊聊天。这样一来,老伴很开心,她也能做些自己的事情。

物业+养老,活起来

第三类,则是社区养老“谋合作”,利用物业资源发展社区养老。如何让社区养老机构有价值空间,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很多社区利用“物业+养老”的模式,鼓励物业利用闲置空间资源和熟悉社区居民优势,建设社会化社区养老机构。补贴激励的同时,鼓励物业利用养老平台做生活服务平台,在养老之外拓展增值服务。

北京市方庄小区经过拆违腾退出许多地下空间,结合老小区的性质和60%以上居住着老年人口的现状,这个占地1700余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被开辟成一个社区居民生活管家基地。

除了热热闹闹的京剧票友汇、老年模特队、老年合唱队、老年乐队、老年舞蹈队等,喜欢笔墨纸砚的老人也有地儿可去。该服务基地免费提供宣纸、笔墨、书画毡子,制作书画案台,组织社区老年书法爱好者,并邀请社会爱心书法家现场挥毫。“微信课堂”讲座活动,网上挂号、网上购物等课程也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喜爱。此外,便民菜站里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特产大蒜醋、野生花蜜、牛肉干应有尽有,居民下个楼就能解决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

以大数据为支撑,打造养老“一张网”。养老事业提质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老年个体需求出发,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比如上海长宁区将智慧养老纳入“十三五”信息化頂层设计,投入600万元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打造敬老卡服务联盟,建立全区统一的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向老年人提供主动关爱、便民服务、“一键通”及“24小时”紧急援助等服务。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过程监管系统,实现服务过程可视化、数据化、报告化。长宁还吸引一批“互联网+养老服务”企业入驻,积极推动智能健康养老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助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长期以往,无围墙养老院的养老模式将逐渐成为“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这些社区也逐渐成为老年宜居社区,借助邻近医疗、商业等服务设施,推动养老设施多元化、服务专业化、模式智能化。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围墙养老院居家
突然之间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围墙的信念
夏天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