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邮政服务话今昔

2018-12-24于海三

新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投递员怀柔邮政

于海三

伴随着伟大祖国前进的步履,邮政事业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早期北京市怀柔邮局,只有20名职工,通信工具仅有一辆旧自行车。邮政服务全靠投递员的铁脚板,尽管投递员不分昼夜,不辞辛苦,但仍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后来,为了提升服务水平,市邮局拨给怀柔局两辆旧嘎斯吉普车,并给汤河口支局配备了一辆侧三轮摩托车(俗称跨子)。这些交通工具的更新,为改善邮政服务,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对于远郊深山区的怀柔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力不从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给乡邮带来了勃勃生机。

1978年,怀柔邮局已有职工101人,全局设备也大幅更新,市邮局拨给的两部崭新的212越野吉普车和10余辆幸福250摩托车,使怀柔邮局鸟枪换炮。全局职工精神振奋,力量备增。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全县村村通邮,社社有邮政机构的目标。那时,投递员出班,都自觉办理“三送、三带”业务(代收代送邮包、汇款、挂号信),随身携带浆糊、印台盒及修车工具,提倡将报刊、信件送到田间地头……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邮政服务的提升,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1991年6月,怀柔县北部山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公路中断、供电中断、电话中断的严峻时刻,县邮局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坐阵汤河口支局,指挥抗洪救灾。在局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发扬铁脚板精神,连续作战,采取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人背肩扛的接力形式,确保保条条邮路畅通无阻。当灾民们从报上见到有那么多热心人在关注他们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邮政暖人心,服务无小事

2001年7月23日,怀柔邮局收到一封美籍华人刘洁儒老先生的寻友信,恳请邮局帮助寻找失散50多年的同窗好友李延杰。而信中提供的线索是50年前李延杰曾在怀柔北侧的一条街上居住过。怀柔邮局党总支十分重视这件事情,专门制定寻找方案,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将早已迁至湖南长沙定居的李延杰住址查清,使中断长达半个世纪的两位老朋友得以重叙友情。他们流着热泪,用感人至深的诚挚语言,给邮局送来大红感谢信。

1998年,巳有180名职工、19辆汽车的怀柔邮政局,仍把切实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全局干部职工将“邮件似生命,时限抵万金”的服务宗旨,悬挂在墙上,铭刻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每天重复着这项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并创造着一个个辉煌业绩。

2009年,全局将自行车投递道段,全部改为电动车投递道段。彻底降低了投递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

转眼,改革开放40年过去了。现在的怀柔区邮政局,已是今昔非比。

2018年,全局共有员工250人, 汽车34部、电动四轮车5部,电动三轮车37辆、电动两轮车12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尽管有了电脑、电话、电视、手机,但邮政服务仍如一日三餐,无法替代。

在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邮政职工仍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仍发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营业室虽安装了空调,可脸盆、毛巾还是要备的;营业收寄,虽巳使用现代化设备,可针线包、包装箱还是不能少的;报刊、邮件的业务量尽管比过去增长了数十倍,可投递员的绿色邮包内仍装着邮票、信封、印盒、胶水……

今昔非比的怀柔邮政,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如歌岁月,如今她正以新的姿态,谱写邮政事业突飞猛进华美乐章。

(責编:孙展)

猜你喜欢

投递员怀柔邮政
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效能 助力怀柔展翅腾飞
北京怀柔:工会工会动员干部职工参与消费扶贫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拔萝卜带泥之外的话题
阳高京杏 邮政极速鲜专供
“健康早餐”给职工添能量
身边的邮政投递员
浅议邮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