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 楂

2018-12-24

家教世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山楂

草木ID卡

山楂,见于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华中、华东部分省区,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有时也见栽种。

山楂为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有时具短刺;叶互生,轮廓宽卵形,羽状深裂,叶边缘具齿;伞房花序顶生,花瓣5枚,白色,雄蕊20枚,雌蕊花柱3~5枚;果实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具浅色斑点。

山楂变种山里红,果实较大,叶片羽状分裂较浅。

山楂和山里红果实都可食用,作为炖肉辅料,或用于制作果酱、糕点、小吃,此外,二者均可栽种用作绿篱或观赏。

咏山楂的诗

南楂不与北楂同,妙制金糕数汇丰。

色比胭脂甜如蜜,解酲消食有兼功。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

山楂得名

其实古代最初的“楂”,并不写作楂,而所指也可能并非如今的山楂。

李时珍认为,“楂”字是以讹传讹的误写,真正的写法是“樝(zha)”,初始的意义是“不柔不信”之果,后来才被读音相同的“楂”取代。楂,原本读作“叉”,意为水中浮木,与山楂无关,后来因为山楂果肉多渣,才误写误读成了楂,并流传至今。

又因先秦时常把“楂梨”并称,唐宋以来,文人也常把山楂称作“楂梨”。除了口感多渣子,山楂自古就被看作酸味果子的代表之一。

山楂的故事

故事一

山里有户人家,种着一些山坡地。这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前妻留下的,老二是晚娘生的。晚娘把老大看作眼中钉,为了能让亲生的儿子独吞家产,她天天盘算着暗害老大。可是,该怎么下手呢?一不能拿刀杀,二不能推下河。她盘算来盘算去,想出了这么个损主意——设法让这孩子生病,活活地病死他!

凑巧,爹要出门做生意,嘱咐儿子听娘的话。爹刚出门,晚娘就对老大说:“家里这么多活儿,你得分几样干!”

“让我干什么呀?”

“你年纪小,看山去吧。我给你做好饭带着。”

从此,老大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到山上看庄稼。狠毒的晚娘每天故意给他做些半生不熟的饭带着。老大人又小,整天在野地里吃这种饭哪里消化得动,日久天长就闹开了胃病。他的肚子时而疼,时而胀,眼瞧着一天天变瘦了。老大跟晚娘说:“妈,这些

日子我一吃这夹生饭肚子就疼得厉害!”晚娘张口就骂了他个狗血喷头:“才干了这么点活儿就挑饭!哼,就是这个,爱吃不吃!”老大不敢还口,只好坐在山上哭。山上长着许多野山楂,老大实在咽不下晚娘的夹生饭,就吃了几个野山楂,觉着这东西倒是充饥又解渴。

于是,老大就天天吃起山楂来了。谁想吃来吃去,肚皮不胀了,胃也不疼了,吃什么也都能消化了。晚娘很奇怪:“这小子怎么不但没死,反倒胖起来了,莫非有什么神灵保护他?”从此,她就把邪心收了,不敢再害老大了。

又过了些日子,爹回来了。老大把前后经过一说,做生意的人脑子快,他断定山楂一定有药性,就用它制成药,卖给病人吃。后来,人们果然发现山楂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瘀的作用。

▲山楂叶片(右)通常有羽状深裂,山里红叶片(左、中)比山楂叶片大,分裂较浅。

山楂果实近球形,秋季成熟,红色。

山里红果实直径约2.5厘米,是山楂果实直径的2倍。

故事二

山楂果味鲜美,色泽殷红悦目,惹得孩子们垂涎三尺,总爱任性饱餐一通。相传当年李时珍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却因贪吃山楂吃好了疾病。

原来这个孩子由于食积黄肿,腹胀如鼓。一天,他偶尔采食山楂,一时贪嘴,吃得太多,回家后大吐痰水,想不到因祸得福,经这么一折腾,倒把原先的病治好了。

故事三

据说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于是,宋光宗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郎中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和红糖煎、熬,每饭前吃五至十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不久病愈了。后来,这酸脆香甜的蘸糖山楂传入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

故事四

在100多年前,北京天桥有两家红果行,都是山东人开的,两家老板都想独占行市,便竞相压价争售,到了不顾血本的地步,但还是难决雌雄。最后,两家老板请人来作裁决。调停人也不含糊,设下烙大饼的煎盘一只,用烈火烧得炽热,然后对两位老板说:“谁想独占行市,就坐到煎盘上。其中一位老板牙关一咬,二话没说,脱下衣裤,盘膝坐在煎盘上。只听“吱吱吱”一阵声响,两股已被烧得焦烂。他挣扎着站起来,由家人扶回家去,还未到家门口,就气绝倒地而亡。老板用一条性命换来了这家红果行的独家专卖权。

后来,老板的子孙辈倒也争气,把父辈用鲜血生命拼下来的家当整治得红红火火。不但销售鲜山楂,还把山楂加工成系列食品如冰糖葫芦、山楂条、山楂片、山楂酱、山楂汁等。他们还在含有大量果胶的山楂汁液中加入适量糖,形成山楂冻,这就是饮誉京华、久负盛名的山楂糕。

但是由于山楂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枸橼酸,所以胃酸过多或胃肠溃疡的病人不宜多食。

《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也告诫人们:“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

山楂的作用与功效

山楂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山里红、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前二种习称“北山楂”,后一种习称“南山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秋季果实成熟采收。北山楂切片、干燥,南山楂直接干燥,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用于治疗肉食积滞症、泻痢腹痛、疝气痛及用于治疗瘀阻胸腹痛、痛经等。

小知识点:

1.山楂种类约有100多种。它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以北美东部为最多,我国虽也有17种,但真正作为栽培的只有大山楂(变种山里红)一种。

2.我国栽培山楂最早的记载见于《尔雅》一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3.山楂作为中药始载于唐代《新修本草》,原名赤瓜子。《本草衍义补遗》载名山楂。

猜你喜欢

山楂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山楂煎水喝活血化淤
山楂花
山楂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不同产地山楂与野山楂果实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模式识别
山楂菊花茶降血脂
冰糖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