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底食堂 带“刺”的日料店

2018-12-24婷婷编辑张颖

餐饮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日料三里屯鳗鱼

文/婷婷 编辑/张颖

三里屯商圈内的三里屯SOHO是一片集购物及办公一体的商业综合区,无论平日还是周末,人流量不输对面的太古里。里面的餐饮商家众多,然而能做到日日排队的并不多。做日料的筑底食堂是其中一家火得一塌糊涂的餐饮品牌,被很多同行关注,自开业之日起由于等位机天天叫喊,SOHO物业经常收到他家的投诉。

40个座位,300多人的接待量,最高的时候,一天能达到翻台十几轮,进出人流从未减少。这家店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如何做到既平价又高品质?

“我在日本吃过几次海鲜丼饭,感觉非常好,但在北京很难找到这种品质特别高的。”对于丼饭的喜爱,让筑底食堂创始人田秋娟决定将日本新鲜的鱼类等产品带回中国,让朋友们和更多的中国人都能够尝到这种美味。

田秋娟发现,北京的日料店分两种,一种是人均300块钱以内的,想怎么吃怎么吃,但在里面吃不到冰鲜的三文鱼等,什么蓝鳍金枪鱼就更不要想。第二种就是单点模式,产品确实不一样了,但店面人均(消费)大概在四五百块钱往上走。

要想既吃得新鲜,又不花过高的费用,日料店的定位就要很家常,由此“食堂”的模式概念便出现了。

筑底食堂的定位100多(元)左右,翻台率高于中餐业态,可以说是日料中的“快餐”,但又不像快餐业态,更像是家庭餐。“把日料做成食堂这种概念也是第一次尝试,所以也不知道市场能不能认可。”

筑底食堂刚开业时做了五天的五折活动,那五天田秋娟每天都在。“我会去问几乎我看到的所有客人,比如如果折扣取消,品质是否能接受?在这种食堂感觉的模式里吃日料是否能接受?”

通过几天的折扣之后,基本认定了“食堂”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得出结论,要想做到既平价又高品质,就要适当牺牲服务和环境。

排队不难,难的是持续排

日料的业态因为受到产品、形式感的限制,普遍会少有排队现象,但是为何筑底食堂开业这一年多就可以天天做到排队?

很多人以前或许都不吃日料,当门店开在三里屯这个高流量的位置时,很多对于环境和服务要求并不高的客人,会关注到筑底食堂的存在,再加上人均100多的相对低消费,他们就会选择尝试。

经常有顾客问筑底食堂的人:你们家的鳗鱼为什么会有刺呢?有客人专门提出鳗鱼有刺,扎嗓子的问题。针对这个产品细节,田秋娟专门和后厨师傅交流过。“让现杀的活鳗最终成品一点小刺也没有可以做到吗?可以,但前提是一条鳗鱼就要多出2个小时的时间拔刺。按现在的人流量做不到。其次是如果拔得很干净,反倒有人认为这不是活鳗。”

田秋娟哭笑不得,最终经过团队研究,因为这种刺经过软化、烤制对人体喉咙是没有伤害的,因此选择保留。“其实现在鳗鱼的半成品很多,我们选择做活鳗,无形中就会增加很多复杂的工程。让人们吃懂日料还是需要培养过程的。”

当下,田秋娟认为,不管是不是大多数人仍然不懂日料,但我们仍然要考虑品质和价格因素,并且品质一定是第一位的,同时也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做到性价比较高,品质新鲜。到现在筑底食堂已经运营一年多时间,认知和认可的顾客越来越多,这中间也不乏普及了很多没有吃日料或很少吃日料的大众,让田秋娟尤感欣慰。“我希望能把这个品牌做好一点,大一点,把这种模式或者这种理念的店面扩张出去。”目前,田秋娟正在物色合适的商圈或Mall,计划在2019年开出5家左右的店面,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样的美味。

猜你喜欢

日料三里屯鳗鱼
本土日料品牌强势崛起 未来需向低线城市扩张
北京三里屯观夏香薰体验零售空间
寄席日料
我国鳗鱼产业2019年发展趋势与建议
在三里屯工作的他,因为拍了一张照片,免费去了一趟香港!
另面三里屯:浮华边缘人
一种离散问题的新型鳗鱼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