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018-12-23朱俊明身份证号码411023198202180010
文/朱俊明,身份证号码411023198202180010
1 风险管理概述
项目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运作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因素,从事项目活动的主体往往因认识不足或没有足够的力量加以控制,使得项目结果偏离预期的目标,我们把这种偏离称为项目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我们通常对风险作狭义的理解,即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2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指的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管理,降低甚至消除风险的不良影响,以最低成本去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以发现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为基础,然后运用相关的管理技术及方法去处理风险,让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发现风险和分析风险。首先要收集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潜在的风险,并将潜在风险记录在案,最后向专业机构或专家咨询,寻求解决办法;处理风险。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它们的危害性,按危害大小将风险排序,以便重点解决,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计划。
3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出现的原因
3.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限于一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分布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等文件,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注重业务量。忽视施工技术的管理,更缺乏专业风险管理。
3.2 环境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安全风险问题,是与施工环境等不可分离的。建筑工程施工是露天进行的,并且工程项目的体积比较大,不能被分割开来,也不能移动式的进行施工建设。一般情况下,地理位置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基的施工建设上,当前工程建设的高度逐渐增加,地基需要承受的负荷量也逐渐增加,如果工程建设选择的地理位置不科学,就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打好地基后,在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比如地表水的侵蚀,自然环境的影响等,会导致土质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安全风险。
3.3 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大多数建筑企业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可靠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够,未能全方位、多渠道的掌握项目相关信息,只要有项目就盲目的去投标,导致中标率很低,加大了企业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估计不足,未对项目风险进行监控,由此导致对遇到的风险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合理的调整;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致使风险管理成效低。
4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4.1 强化合同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强化合同风险管理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降低风险的损失。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来执行,要仔细对合同中的内容进行制定,要以合同为建筑项目的重要的依据。一旦产生风险,要根据合同书上制定的方法来进行解决,避免产生多余的纠纷和不必要的损失。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合同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合同是否合理,产生风险后对项目的影响程度等,只有通过对合同风险意识的强化,才能真正促进风险的规避。
4.2 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对法律制度进行完善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减小,促进项目的正常运行。虽然我国在不断地颁布诸如建筑法等与建筑施工行业息息相关的法规,但总体而言,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善,因此,继续完善和强化法律法规是十分迫在眉睫的。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而言,通过颁布、修订合理的法规能够让全行业的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变。而在进行修订相关法律时,可以通过对国外的相关法律进行吸收借鉴,立足于自身国情和行业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法规制定。此外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突破创新。
4.3 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中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情况,通过经济法律等方式来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和损失的降低,是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因此,要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尊重和经济规律的遵循,合理利用经济和法律的相关制度来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调控,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尽量做到只剩下不可抗力因素的风险影响。此外,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正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于完善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制定迫在眉睫。
4.4 资源优化分配和风险的转移
对于资源优化分配而言,是对风险的损失进行降低,而对风险的转移,正如上文所述,是对风险进行运用诸如合同的方式,转给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在进行资源优化分配时,要注意根据企業或公司的现实经济状况来动手,及时积极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向各个领域和全方位延伸。将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人才进行调整升级和合理的分配,通过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对于风险转移而言,需要做到合理合情。通过风险的转移,让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劳动力增加,风险的后顾之忧减少,实现项目的外包等,将风险合理的转移,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降低风险,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尚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们提出一系列直接针对现实项目风险问題的对策,经济管理科学工作者们提出一整套有利于理解、解决现实问题,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