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所农村小学的国学养正教育

2018-12-22余柯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学农场教材

余柯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不断拓展。一所农村学校应该如何契合实际、有成效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江县安定镇农场小学(以下简称“农场小学”)给出了一份很好的答案。

农场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学校。全校仅有299名学生,15位老师,6位语文老师。但这样一所学校却因为国学经典教育在全县都颇有名气,不仅编订自己的国学校本教材,每个年级每天开设一节国学课,还先后获得“安定学区优秀教育团队”“平江县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榮誉。他们何以做到如此程度?农场小学的国学缘,要从校长袁伯善说起。

缘起:两本书的发现

袁伯善是本地人,在这所学校任教了30多年。他早已将学校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这个“家”里的孩子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他们的生活、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问题。对此,袁伯善每每忧心不已。担任校长后,他一直在思考,该采取哪些措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直到2011年底,袁伯善从《弟子规》和《三字经》得到启发,他深感二者皆为习惯养成、童蒙养正之经典名篇,其内容与学校所需十分契合。于是,一个关于国学经典教育的种子便悄悄地在他心里萌芽了。恰逢此时,他又听闻寺院住持一直在推广国学教育,并愿免费提供文本,于是他立即前往拜访,顺利带回300本《弟子规》和《三字经》读本。回校后,他将读本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利用假期阅读,形成初步感知。同时,他不断与老师们展开研讨,商议推行国学教育的可行性和意义。“老师们在此之前也很少接触国学经典,他们虽觉得有难度,但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值得推行。”袁伯善说。

可是,国学领域浩瀚如烟,农场小学该选择哪个方向作为突破口才能更符合学生实际?袁伯善想到学校的前身为1926年创办的养正小学,学校的第一位老师提出“蒙以养正,学则明伦”的观点,而如今,对于农场小学来说,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便决定把通过开展国学教育、促进习惯养成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把“蒙以养正,学则明伦”定为办学理念,开始了自己的国学实践。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便提倡‘童蒙养正,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现在也知道,小学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底色的教育,小学阶段应该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便是契合教育本质、符合我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方式。”袁伯善这样阐述着学校的初衷。

发展:从单校到联盟的壮大

理念的确定是方向的明晰,可具体应该如何让国学落地实践,学校还要继续探索。最初,老师们对于如何开展国学教育一头雾水,但他们知道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起点,首先得让学生对国学感兴趣。于是,农场小学各班级形式多样的国学小故事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活动效果令学校十分惊喜,孩子们对这些活动兴趣十足,踊跃参加。为了鼓励孩子们,学校在2012年的“庆六一”活动中,邀请了周边学校的校长和学生家长来欣赏孩子们的国学表演。活动结束后,这些校长大受感染,表示愿意和农场小学一起推行国学教育。就这样,一个由20所农村学校组成的国学教育联盟成立了。

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编订盟校自己的校本教材。原来,在半年多的国学实践中,老师们发现,仅仅使用原有的经典读本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一到六年级学生的需求,而原有《弟子规》读本中也有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当前教育实际。所以,学校便决定自己编撰一套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国学校本教材。

在编订教材之前,袁伯善曾先后拜访了全县范围内多所学校,并向多位国学名师求教。经审慎思考和全校老师讨论后,学校最终形成了以《弟子规》内容为主体、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目标、融入现代教育思想和形式的大致思路。随后,袁伯善抽调了部分盟校老师共同编订教材。2014年,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努力,全新的国学校本教材《品味经典传承美德》(习惯篇)正式在盟校中投入使用。

农场小学的唐朝华老师是教材的编订者之一,她坦言,编订教材的过程并不轻松。“首先自己需要大量学习,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进行教材的编订;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对原有经典文本进行筛选,取其精华;最后,还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语言来讲述经典文本和背后的故事,这些都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看到成果后的喜悦也是发自内心的。这本包含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畅游诗海”三部分内容的校本教材一经推出,便在师生中收获了大批“粉丝”,很多孩子一有空闲就捧着教材不停地翻看。

两年后,第二本校本教材《品味经典传承美德》(礼仪篇)问世,涵盖了“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千字文”四部分。接下来,盟校又组织编写了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第三本校本教材《品味经典传承美德》(常识篇),目前已付梓。

“教材编订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安定学区的引领、盟校其他学校和老师及社会贤达的支持,我们绝不会做出如今的成绩。”袁伯善深有感触地说道。

除了共同编订教材,联盟自成立以来,各个学校之间始终资源共享、共学共研,也正因如此,在师资和社会资源相对较少的农村,以农场小学为代表的安定学区20所盟校的国学教育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而在平江县的国学教育领域做出自己的特色。

突破:教有方法,生有蜕变

相对于编订教材的挑战,关于国学课堂的研究显然更让老师们感到困惑。国学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仅仅像常规课堂一样分析经典文本远远不够,也不足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农场小学和盟校的老师们共同展开了长达五年的研讨和实践。

“我们从最初只是讲国学故事、熟读背诵文本,到教材出来后根据教材进行常规教学,再到不断外出学习、内化外用,最终形成特有的国学教学方法,实在是走了一段很不容易的路。”农场小学教研主任李岭感慨地说。

五年里,很多常规活动被确定下来,如:每天半小时的国学课进入课程表,每月一次班级国学演讲比赛,每月一次教学研讨,每年一次盟校国学教师比武大赛,等等;学校也多次组织老师外出学习,与专家、名师交流,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这些常规活动的实践和学习交流的感悟,都推动了老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最终他们自主创新形成了“知字音,会吟诵;查注释,知其意;重思德,正行为;再吟诵,出韵味”的“二十四字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式吸纳了吟诵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较为快速地熟悉文本。另外,这种教学方式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正,让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成长为一个个善良、端方的小君子。”李岭说。

余慧敏是去年刚来学校的特岗教师,从没接触过国学教学的她最初也十分茫然,拿着教材不知该如何开口。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磨练,如今她已经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国学老师。“二十四字教学法让我有方法可循,在打开国学教学的门后,学校其他老师更是经常和我交流,指导我的课堂,我的进步离不开团队的帮助。”

在国学的浸润中,不仅新进教师飞速地成长着,学校的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袁展鹏原本是一个调皮闹腾的男孩,家长很是担心,但在经过一年的国学教育后,他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变成了一个阳光懂事的孩子;二年級的李如意小朋友更是每天回家都会主动承担家务,获得邻里的纷纷赞誉。如今,农场小学的孩子懂礼貌、勤上进的形象已经在学校周边深入人心,每次放学,总会有不少家长围着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谢意。在袁伯善看来,这便是对学校多年努力的最大认可。

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改善后,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不断提升。今年,唐朝华带领的毕业班在小升初考试中,一举拿下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这对一所农村学校来说实为不易。“我想这就是国学养正教育的成效。孩子的品行端方,自然就会向善向上,也会拥有‘诗书藏于心的文雅气质。”唐朝华说。

的确。农场小学选择从既贴近孩子、又契合小学教育本质的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并整合周边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突破,终于走出了一条农村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国学农场教材
教材精读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1)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