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湖南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上篇)
2018-12-22
历史是未来的钥匙,时间是真理的挚友。40年来,湖南教育改革发展筚路蓝缕、风雨兼程,走过了一段充满希冀和汗水、艰辛与辉煌的峥嵘岁月。本期推出“图说湖南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上篇(1978年~1998年),用图片的形式与读者们一起重温这20年间湖南教育改革发展的每一个精彩历史瞬间。
1978-1981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由各省负责命题、阅卷、录取工作,为改革开放发出了先声。图为1977年的湖南高考现场与高考准考证。
1978年,省教育局总结桃江发挥“两个积极性”“三教”一起抓的教育发展经验。中共中央以文件形式向全国推介。“桃江经验”是新时期湖南教育第一个重大典型(有关报道详见《湖南教育》1979年第11期)。图为当时桃江一所小学的课间操。
1978年6月,湖南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这是湖南省第一次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大力提升教师地位。图为获奖者之一———沅江县万子湖小学教师伍泽英。
1979年,炎陵县鹿原镇鲁坑小学教师马安健因长期从事山区小学复式教学,坚持勤工俭学的先进事迹受到全国关注。同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事迹详见《湖南教育》1979年第4期,1979年第8期)。图为马安健在1982年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大会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1979年8月,省教育局專门召开全省地、市、县教育局长会议,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为全省教育工作重点。图为会议配套的教学演示环节。
1981年,湖南省开始进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师资培训。图为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培训现场。
1982-1984
1982年,全省各校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图为湖南一所小学举行“五讲四美”活动现场。
1983年,石门县蛟蛇溪小学教师覃申媛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湖南教育》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详见《湖南教育》1983年第6期)。同年,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向覃申媛同志学习的决定》。
1984年9月,湖南师范学院改称湖南师范大学。图为湖南师范大学旧址。
1983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东安召开普通教育工作会议,推广东安县高标准建设中心小学的经验,拉开我省普及小学教育的序幕。“东安经验”是继“桃江经验”之后,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有关报道详见《湖南教育》1983年第3~10期)。图为创办于1983年的东安县紫溪中心小学。
图为“汨罗经验”采访组成员与当地教育工作者的合影。
1996年9月,中南工業大学率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其后两年,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也相继通过。图为中南大学现址。
1996年7月,湖南省启动“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
1997-1998
1997年10月,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推介了长沙市等一批城市加大党政统筹力度,加速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
1998年6月,我省基本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