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2018-12-22李达宁闫郑伟

中外医疗 2018年25期

李达宁 闫郑伟

[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2—12月该医院接待患者32例,预调查,对照组。2017年2—12月间,建立临终护理路径,处理患者35例,观察组。对照组被调查家属32名,观察组家属35名,患者死亡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家属医护人员对患者照护、患者症状管理与症状控制、医护人员对家属支持、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1.1)分、(8.3±1.2)分、(8.4±1.0)分、(8.1±1.1)分高于对照组(6.2±1.5)分、(6.4±1.0)分、(6.3±1.1)分、(6.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3.92、5.01、3.89,P=0.000、0.000、0.000、0.001<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06<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关键词] 临终;心理护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9(a)-0147-03

Psychological Reaction and Nursing of Dy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LI Da-ning, YAN Zheng-wei

Huaxi School of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61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Methods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6, the hospital received 32 patient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pre-survey,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February 2017, the end-of-life care path was established. In December 2017, 35 patients were treat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32 family members were investigated and 35 famil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death of the patient, a satisfaction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sults The patient care, patient symptom management and symptom control, medical staff's support to family members,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s family medical staff were (8.4±1.1)points, (8.3±1.2)points, (8.4±1.0)points, (8.1±1.1)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2±1.5)points, (6.4±1.0)points, (6.3±1.1)points, (6.4±1.2)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4.12, 3.92, 5.01, 3.89, P=0.000, 0.000, 0.000, 0.001<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7%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1.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41, P=0.006<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burden.

[Key words] Death; Psychological care;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臨终是指预计生存期间<6个月的一种生命状态[1]。我国已处于老龄化社会,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因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恶化、烟草的泛滥,慢性呼吸系统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终患者明显增多。临终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侵入性操作多,患者承受较大的躯体痛苦,与此同时受死亡的威胁,也承受极大的心理负担,普遍出现对恐惧等情绪[3]。为提升生存质量,尊重患者的生命,医院尝试在2017年2—12月间,建立临终护理干预,特别重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心理问题,处理对象35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医院共接待的慢性呼吸系统临终患者32例,预调查,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74.1±6.2)岁。临终原因均为慢性呼吸衰竭终末期,出现肺功能衰竭,反复发作急性呼吸衰竭。原发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肺癌12例、其他6例。预计生存期均<6个月。原发疾病病程(12.5±7.1)年。家属陪伴情况:子女为主14例,配偶与子女18例。2017年2—12月,建立临终护理路径,处理慢性呼吸系统临终患者35例,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73.5±6.9)岁。临终原因均为慢性呼吸衰竭终末期,出现肺功能衰竭,反复发作急性呼吸衰竭。原发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肺癌11例、其他3例。预计生存期均<6個月。原发疾病病程(12.1±5.7)年。家属陪伴情况:子女为主16例,配偶与子女19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家属陪伴情况、原发病因、原发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濒死期在院内;②完成临终护理的满意度调查;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死亡后,拒绝完成调查;②未能完成研究。对照组被调查家属32名,其中男14名、女18名,年龄(41.1±11.2)岁。为患者的子女26名,配偶6名。观察组家属35例,其中男15名、女20名,年龄(40.7±9.5)岁。为患者的子女25名,配偶10名。两组家属年龄、性别、与患者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临终对象的主要照料、后事料理者;②认知精神正常;③知情同意。使用患者资料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的临终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症治疗护理,以机械通气、镇痛管理为主。每位护士都进行常规床旁巡视,濒死期尽量不安排治疗性操作,不进行抢救性措施。

1.2.2  观察组  (1)心理反应问题:从预调查、护士访谈来看,临终期特别是进入濒死期,常会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非濒死期,会出现焦虑、恐惧情绪,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对象沉默不语,认清现实,特别是年龄相对较大、卧床比较久的对象,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负担更大,部分年龄较小的对象,会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如在与亲友沟通时,反复哭诉,说不想死的话[4]。部分对象会出现心理崩溃情况,表现为沉默、严重的睡眠障碍、不时流泪、暴力行为、易激惹,集聚的情绪变化。

(2)护士培训:①路径处理,每隔4 h记录患者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分泌物梗阻、烦躁不安等症状发生情况,护士与医生一起进行管理,填写临终期、濒死期护理表,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濒死的原因、过敏药物、死亡记录单、生理症状、当前用药与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评估、相应处理对策。进行照顾性抚摸、温和语言交流、聆听护理,完成患者未完成的心愿,安排社工支持。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如肯定患者的一生成就[5]。②尽量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减轻应激性心理负担,特别是疾病引起的躯体症状、有创操作,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如患者经常用眼神祈求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操作,需要认真评估,濒死期,尽量减少这样的有创操作,能够通过面容评估等方法,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躯体不适,协助医师完成镇痛干预、安抚[6]。③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如部分患者会回忆老家的亲人、想要远离的子孙来看望自己,与家属进行沟通,满足合理的需求。④尊重维护患者的尊严,临终患者及其虚弱,往往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被动感强,操作时容易暴露身体,会出现羞愧情绪,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减少异味,维持清爽、干净的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7]。⑤做好家属的指导,尽量要求亲属陪伴,给予更多的支持,以更为良好的状态面对死亡,从而在与患者沟通时,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

患者家属对临终护理的满意度,包括医护人员对患者照护、患者症状管理与症状控制、医护人员对家属支持、总体,VAS评分法,10分非常满意、8分满意、6分基本满意、4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两组对象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破坏行为、家属急性心理应激、护理纠纷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学分析,临终护理的满意度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属对临终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家属医护人员对患者照护、患者症状管理与症状控制、医护人员对家属支持、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与护理需求

临终患者普遍伴有对负面情绪,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其对死亡的接受情况,一般可分为两个类型:①对死亡比较平静接受对象,主要为年龄较大、失能时间较长的对象;②对死亡非常的恐惧,部分甚至出现心理崩溃,主要为病程相对较短、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对象[8]。在对护士进行访谈时发现,临终患者在不同阶段心理状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入濒死期,许多患者会有明显的预感,甚至进入“回光返照”,部分对象因承受极大的躯体痛苦,求生意愿也较低,恐惧心理明显减轻,心理需求集中在尊严需求上升[9]。部分家属对患者的临终,并不接纳,情绪比较激动,会直接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更多的侵入性治疗,会增加患者的躯体负担,从而增强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被动感更强。

3.2  护理干预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医院对临终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上升,对患者照护、患者症状管理与症状控制、医护人员对家属支持、总体满意度评分均在7~10分,总体都表示满意。而对照组基本在5~7分,表示护理满意度一般。其他学者也得出类似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家属满意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不同文献调查满意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患者的满意率在60%~90%不等,反映了临终护理的质量差异[9-10]。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问题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31.3%(P<0.05),考虑到该文为对照研究,评价比较严格,可以减少漏报,较回顾性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当然也反映临终对象可能更容易出现不良事件,特别是破坏行为、家属急性心理应激发生率更高。

目前,对于临终关怀,我国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受限于社会大众对临终的认识,更多人愿意在家中临终,濒死时家属往往不愿意放弃治疗,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开展[11]。但在未来住院临终将成为主流形式,医院有必要规范化临终护理。需要终注意的是,临终护理质量受护士影响较大[12]。

综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李义庭,李伟,刘芳,等.临终关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周正珍.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8):71-75.

[3]  高婷,李超,梁锌,等.中国癌症流行的国际比较[J].中国肿瘤,2016,25(6):409-411.

[4]  林婷,李倩,傅凡.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54-1358.

[5]  劉锦秀,陈刚,黄中岩,等.临终护理中“人性情怀”的伦理回归与释放[J].医学与哲学,2017,38(5):21-23.

[6]  张晓飞,唐四元.临终关怀教育和培训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2333-2336.

[7]  Radcliffe  C,  Hewison  A.  Use  of  a  supportive  care  pathway  for  end-of-life  care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 qualitative study [J]. Int J Palliat Nurs. 2015, 21(12):608-615.

[8]  Lindberg Elisabeth,Horberg Ulrica,Persson Eva,et al.It made me feel human[J].In Study Health Well Being,2013,28(8):207.

[9]  朱雅铃,汪苗.晚期癌症病人家庭临终护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22):2139-2142.

[10]  朱晓敏,黄瑾,祝秋萍,等.监护安宁室在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7):160,162.

[11]  杜佳慧,江晨曦,方琼,等.中华传统文化中临终关怀的独特智慧[J].医学伦理,2015,6(2):58-60.

[12]  王淑清,李练,丘晓芳,等.临终护理中护士心理状况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9):1246-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