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12-22吴旭燕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实验教学

吴旭燕

摘要:兴趣是做一切事情成功的关键。可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中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习兴趣的缺失。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激发兴趣;设疑激趣;教学方法;生活实例;实验教学

生物学在中学的各学科中,是一门最可体现生动、有趣的学科之一。对学生来说,有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兴趣就是最强的原动力。可以说,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从心理角度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多年的生物课教学实践中,拟从学生心理出发,就这一问题浅谈几点见解。

1.重视绪论课

在绪论课中扩展知识面,多讲一些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及求知欲望, 让学生感到知识有用。如在植物学方面:介绍杂交水稻、无籽果实(无籽西瓜)、脱水蔬菜、花卉;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如鱼腥草针剂、板蓝根冲剂、奎宁、抗癌药物等);新品种的培育;明代我国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在绪论课中,激发学习兴趣是相当有效的,这良好的开端,对今后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教学工作可顺利进行。一节好的绪论课,可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大多数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每一学期,面对每一届的新生,需在备好绪论课上下功夫,讲得越生动、越丰富越好。

2.重视每节课的导入,设疑激趣

新课的导入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精心设计的引言,就像一幕剧的“序幕”,抓住学生的心弦,设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振奋。通常采用的导入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置问、选讲小故事等,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例如,在讲“细胞”内容时可通过先讲虎克(英国生物学家)自制显微镜,并观察到软木片的细小结构,一些“小室”,他把它称为细胞。这些引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被提高起来,并产生兴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要很快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的强烈愿望。

3.科学幻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生物的无性生殖时,大胆提出生物学领域的科幻新品种,既然有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技术,那么随着生物学科的发展,有朝一日可能培育出最新型的生物品种。如:一株植物的根上结的马铃薯,茎和甘蔗的完全一样,叶就是烟叶,枝上结的是蕃茄。又如:大家每天都喝牛奶,能否将奶牛的基因改良一下,像植物一样,只要有阳光、空气、水等,不需要喂草,就可以产出牛奶来。讲课时边讲边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说明,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兴趣盎然,听后纷纷发表议论,并说明这只是科幻,也许未来科学的发展真能够创造这样的新品种。通过以上内容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的学习气氛很浓,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4.举例论证,提升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举一些生动、贴切的实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例如:在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时,我曾讲过一个学生小时候都看过的知道的小故事,即:国王选一个最诚实的孩子作他的继承人…最后学生自己可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身的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又如:在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时,介绍多种多样的鸟类的繁殖行为。如:杜鹃不孵卵、不育雏等;有一些鸟喜欢叨一些闪光的小玩意儿,来装饰自己的“家”,吸引同伴前来参观。这也可以用故事插入。福尔摩斯侦探的故事:一次一位夫人到国外访问,住在宾馆中,沐浴前她把一枚钻戒放在桌上,之后不见了,这段时间无人来过,窗子开着,谁偷走了呢?侦探分析确定是鸟叼走的,要求学生分析得出答案。

生物教学中的各种实例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各知识点进一步消化、巩固。同时并使学生漸渐地爱上生物课,喜欢了解生物的现象、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掌握生物学各种重要的原理,基本规律,对生物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投入生物学习活动中,并逐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在一定条件的控制下,引起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从观察这种变化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在实验课上,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全身心投入实验,并保证学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在测肺活量的实验中,除保证基本测试外,对几个体育好、身体棒的同学给予特别关心,最后让他们再尽力的呼吸测出自己的肺活量,从而比较体质好与体质差的肺活量的大小,得出中学生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体质才会好。放手让学生充分作实验,提高实验技能,使之既兴奋又有收获,并使知识在实验中进一步巩固。这一方面让学生表现出“乐学”的高涨情绪,特别喜欢作各种生物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记得牢,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三、培养师生感情,心理相容,激发和发展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对有感情的人和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关系和谐,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肯定反应,并在课堂教学中配合默契,使师生双方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督促自己做到: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近;2、善于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3、允许学生与自己争论,在争论中决不给学生难堪。

做到这些就加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从而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生物学知识。

四、小结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成才的动力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开展研究,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用生活实例“妆容”思品课堂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实例”开展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