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文诵读的益处与策略

2018-12-22徐卫萍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益处策略

徐卫萍

摘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揭示了小学美文诵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美文诵读的一些粗浅方法。

关键词:小学诵读;益处;策略

一、小学美文诵读的益处

(一)美文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式。有感情地诵读美文,实际上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作者的话,学作者的语言,学作者的遣词造句,学作者的神气、音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笔下人物的精神品质,如《大作家和小老师》中萧伯纳和娜塔莎的对话,如果点拨学生通过对话来体会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朗读、模仿来说出人物的品质,这无疑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另外,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对美文中准确优美的词语,生动鲜明的语感,奇特严谨的结构,都能留下一定的口语习惯。只有这样,作者的语言才能真正化作学生自己的语言。有了它,写起作文来,笔下的优美词语就如泉水般涌出来,例如三年级上册的《拉萨的天空》、《小露珠》、《东方之珠》等等文章,里边优美的词语,如果多加与朗诵识记,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信手拈来,顺理成章。讲起话来不费思索,滔滔不绝。另外,美文诵读可以让学生把大量的语言积累起来。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好多适合阅读的美文。《九寨沟》《二泉映月》《黄山奇松》等等,这些优美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诵读,从而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大量的典范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美文诵读可以提高审美能力

好的美文,学生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与之相配的美文意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在诵读美文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到美文中的无穷魅力。如诵读美文《秋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美文《荷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上恰当想象,学会欣赏荷花含苞待放、刚刚开放、完全展开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培养审美能力。

总的来说,诵读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途径。长期坚持诵读,就会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

既然美文诵读对于小学生是如此有益,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诵读美文的能力呢?究竟有什么策略呢?下面我初浅地谈点自己的看法。

二、小学美文诵读的策略

(一)分层次选择诵读素材,规范语言

小学阶段由于年龄差距,所以美文诵读可以根据年级来划分。分为低段,中段,高段。而不同阶段,除了教材中优美的文章作为重点诵读素材外,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選择一些适宜不同阶段的孩子诵读。低段的孩子,由于识字量少的因素,教师可以推荐孩子们朗读短小,且带拼音的美文。比如《弟子规》,《白雪公主》,《三只小猪》……而中段和高段的孩子,教师可以推荐稍长一些的文段。而朗读者要朗读某篇文字作品,这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首先解决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等问题,真要字斟句酌、不能马虎。中段在朗读中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错误。诸如把“南方”读成“兰帆”;把“农村”中的“村”字的调值读成“春”;把“战士”读“暂时”;把“好啊(哇)”读成“好呀”……这都不标准,不能说是普通话。在说话时,既没有文字依据,语速又快,口腔再松软无力,就不容易感觉到存在的问题,事过境迁,纠正起来也实在困难。如果加上方言土语掺杂其间,与普通话的距离拉大,当面校正更觉吃力。因此,在朗读文学作品中使语言规范化,就成为朗读的重要作用之一。

(二)范读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美文诵读的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老师必须做到声情并茂,吐字清晰,语句流畅,带有感情地范读美文。其作用一是起讲解和感染作用,二是起示范作用,好的范读本身就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教师的范读一要标准,二要生动:范读在教学生的起始、中间和结束都可运用,时机不同作用也不同。范读可是全篇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取有形式的变化。这样,很容易吸引学生,使他们不自觉地就把注意力倾注到文章中去,也能增强学生要求朗读的欲望。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

学生范读有利于检查了解学生认读、理解,鉴赏的水平如何,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方式也不只一样,可以一人通读全文,也可以按段几个人轮流或连接朗读。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朗读活动中去,浓厚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录音,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例如,在学生诵读《七根火柴》前,我播放了这篇文章的录音朗读。朗读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深情并茂,感染力奇强。同学们大部分神情专注地听着,有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当听到朗读者以极其微弱的、缓慢的、低沉的语气在诵读无名战士对卢进勇的呼唤,“同志——”时,竟发出了笑声,引发了一个小小躁动!我看了看他们,他们缩缩脖子。录音在继续,朗读者再次读到了无名战士在极度虚脱、极度恶劣环境下,面临死亡之时,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所说的几句话:“不,没……没用了。”“在……在这里。”“一,二,三,四……”时,又有同学笑了起来,还夹杂着“鬼来了”之类的话语!所有同学都很安静,似乎都在回味当时的场景。而后诵读中,大部分学生更加入情入境。这样反复练习速读,孩子们的能力渐渐提高了。

总之,加强小学生美文诵读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诵读策略。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擅于研究,擅于实践,一定能够找到利于孩子们诵读的好策略。

参考文献:

[1]浅议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J]. 廖春花.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3)

[1]小学语文美文诵读与传统文化传承思考[J]. 易丹. 新课程(中). 2018(07)

猜你喜欢

益处策略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手心拍脚心 健康益处多
发烧对人体有益处吗?
多翻书刊益处大
滑雪益处多 防护要做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