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8-12-22沈宏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时空观核心历史

沈宏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求注重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事物。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朝代更替中寻找到更快更好发展的方法,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地方,也有很多我们需要牢记的教训。初中阶段的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此之前他们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处于相对浅显的阶段,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时空观念,因此初中历史老师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加系统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新课改强调教育要创新,要注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歷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呢?

一、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很多著名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充分肯定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对我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但是也不能因为盲目崇拜而忽视他们所犯的一些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犯的一些错误就彻底否定这个人对历史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两种观点都太片面,如果学生只是凭借对错去判断事物,那么就不利于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给学生以一种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也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就是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和长处,也应该看到它的缺点和不足,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思维的全面性,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更加周到。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于秦始皇的有关知识的时候,老师既要给学生讲他灭六国,统一中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统一了货币等等,为国家的大一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国家之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不仅如此,他还大力修筑长城,抵御外来入侵,几千年来,长城为我国的和谐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直到今天,长城依然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除了他的历史功绩之外,学生也还应该看到,他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实行了“焚书坑儒”,残害了许多年轻人,对我国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他还发明了一系列酷刑,夺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这是他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学生在学习秦始皇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他统一六国的伟大功绩,同时也要看到他的缺陷。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隋炀帝的时候,除了要了解他每天沉迷于酒色之外,还应该看到他下令开凿的大运河,确实为沟通我国南北地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后来我国经济重新的南移,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在学习和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不能只凭借比较片面的认识和了解,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对于历史的学习来说,时空观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同时能够对于这些历史事件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考,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的时候,这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侵略战争,在学习鸦片战争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它的国际国内背景。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迅速发展,代替了手工制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他们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对外侵略,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成了他们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很少与别人进行交流,导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比较落后,因此在鸦片战争中,我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收货,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效仿,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也就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些历史事件之间其实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多时候都是第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为之后的历史事件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良好的时空观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时间轴”,就是画出一条向右的直线,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生的年代都标注在上面,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结束语:

总之,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学习历史,需要具有正确的唯物史观,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廖秀华.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2018,(81):147.

[2]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2):26.

[3]李丽.谈基于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史料教学——以部编人教版七上第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汉朝》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8,(68):125,127.

[4]王翠霞.以“历史解释”为载体,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J].历史教学问题,2017,(6):123-125.

猜你喜欢

时空观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形成
幻境与宿命——喜玛拉雅时空观的当代再诠释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浅谈高考历史学科的整合与长效复习模型——新时空观的构建与运用
新历史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