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式扩张:讲起故事唱起歌
2018-12-22史亚娟
史亚娟
在一次次“大战”后,美团都要花掉更多的钱,来维持增长以扩大其估值!
“从今以后,三公里内骑美团摩拜单车,三公里外叫美团网约车,蹲家里点美团外卖,出去玩用美团旅游团购……美团真是让生活更美好了!”清明节前夕,“超级平台”美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摩拜单车纳入麾下——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包括35%美团股权、65%现金。
与阿里反目,抢攻滴滴,背靠腾讯,豪掷摩拜……对扩张主义者王兴来说,似乎只要有故事,便能将之唱得风生水起。
蓄意良久的“出行故事”
美团“出行故事”的第一笔,写于2016年,执笔人便是王兴。2016年,王兴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摩拜C轮与C+轮共计超过1亿美元融资。这是他与摩拜缘分的开始,也是美团“出行故事”的开篇。
2017年情人节,美团打车在南京上线。经过10个月的发展,故事渐入高潮,美团在当年12月宣布成立出行事业部,推出美团打车App。
此时距国内第一家网约车平台成立已过去7年,滴滴也早已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年底一轮40亿美元融资后,这个行业老大的估值已达560亿美元。当时习惯了一家独大的滴滴,根本没把后生美团放在眼里。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今年3月。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快车两种业务。美团披露美团打车上线当日就获得近15万个订单。
美团的进击,很快引起滴滴的不满,相继推出相关现金奖励拉拢用户,同时宣布进军外卖市场,似乎是想“膈应”一下竞争对手。
向来不缺流量和用户的美团,拓展新业务时拿出—定补贴吸引到用户并非难事,但问题是,一旦补贴停下来呢?业界普遍不予乐观:美团打车尽管前期占领部分市场份额不难,但只要滴滴把分成稍降一点,美团再烧钱就难免伤筋动骨。
而王兴选择新业务的口味,恰是那些“只要烧钱就能有收入的重运营生意”。按他自己的说法,网约车跟外卖同样是基于位置的服务,两者都属于“偏线下结合,各个城市布点,用互联网提升体验、降低成本”的生意。“看起来我什么都做,其实只做一件事——出售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要知道想要下馆子、点外卖、租车的,基本是同一个群体。”
在王兴“同一用户群体”品类扩张逻辑下,美团业务线如今又多了一个不仅盈利堪忧,甚至还拖欠巨额债务的共享单车生意。
对美团而言,以16亿美元现金、11亿美元债务作价,接下一个与现有业务基本无关的共享单车摊子,很难不让人怀疑这笔交易更多是在帮大股东腾讯回本。
四处树敌的扩张狂徒?
美团发家于团购业务,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团购平台。如今却很难仅用一句话来定义美团。
最新组织架构调整中,美团点评构建起新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以及出行事业部四大业务体系,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
与此同时,随着多元化的进行,从外卖到酒旅,再到出行,这些年美团四处点火,处处树敌,曾与饿了么、携程恶战,现在又与滴滴进行着一场暂时看不到结局的战争。
尽管王兴热衷于把所有人变成竞争对手,是能力还是病灶尚无定论,但当年与阿里反目却足见其陛格中的矛盾。
美团出行的最新战争,只不过是多年来美团持续大战的延续。2010年王兴创办美团网,迅速杀人团购领域。经厉过千团大战后,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成立“新美大”,成为O2O领域的独角兽。
而在美团外卖与饿了么多年厮杀中,阿里扮演了重要角色。2017年4月,阿里和蚂蚁金服4亿美元投资了饿了么,自此阿里系成为饿了么最大股东。时隔一年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将其纳入新零售体系。
但扶持饿了么前,阿里先看中的是美团。在2011、2014年,美团B轮和C轮融资中均有阿里身影,到了2016年E轮融资中,腾讯出现了……据说,当年王兴造访阿里总部与马云交流后,抛出一句:“如果阿里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线一点,我会尊敬他们”。也许正是这种“楞劲”,才让资本最终选择了他而不是大众点评张涛,更让腾讯内定王兴而不是程维来整合摩拜,继续这场出行之战。
就如一枚硬币正反面,王兴的激进,也让外界对其未来产生了疑惑——对于一家还不具备连续盈利的创业公司而言,多元化无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据公开资料,美团成立8年间,共完成6轮融资和两次战略投资,已知融资总额超过83亿美元。但当收购摩拜后,美团现金储备只剩下30亿美元左右。再减去摩拜公开的10亿美元债务,现金储备将进一步稀释。
而一旦现金储备不足,美团扩张计划自然会受到直接影响。
还是为了讲故事?
美团涉入出行领域表面看是为了补足生态圈,但另一层面则是提升估值,这对美团至关重要。在酒旅、外卖、本地服务之外拓展一条新赛道,当然更好讲故事。
最近美团被曝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王兴本人也透露,正在准备美团上市计划。有分析认为,美团急于寻求投行旨在增加融资金额。好消息是,有了打车业务的加入,美团在估值上会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大的故事。坏消息是,打车业务现阶段对美团的价值是助其上市,一旦美团上市完成,或许就不会在打车业务上耗费更多精力和资金。
这并非空穴来风。美团打车在上海推出后,就有媒体调查发现其官方宣布的30万单中竟有40%为虚假订单,也就是司机为骗取高额补贴而刷单。其实这种现象在网约车大战时比比皆是,滴滴、Uber都为此付出过巨大代价。令人困惑的是,既然是行业共知的弊端,为何美团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更有趣的是,王兴前不久更在饭否上主动怼起了滴滴。王兴在转发网友关于孙正义撮合滴滴、Uber合并传闻时给出了呛人的一句话:“滴滴好像一贯喜欢这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玩法”。言下之意,美团才是“以客户为中心”。
若按王兴说法,更适合“以资本为中心”非共享单车莫属,短时间内撬动资金数量更多,而作为摩拜的最终所有者美团,玩的也是“以资本为电心”的游戏。
敏感时期揶揄竞争对手在业界看来并没有什么稀奇。只是一贯低调的王兴这样赤裸裸站出来呛人,着实令人感觉到美团对于打车业务的紧张和焦虑。
诚然,美团能在一次次“大战”后活到现在,经营能力自然不会差。但每一次都要花掉更多的钱,来维持增长以扩大估值。
这与老一代互联网公司通過大规模亏损打下市场不同,毕竟前辈们通过某一方面的长期投入建立起了护城河。而美团能做出行、滴滴能做外卖,可见这些钱堆出来的门槛有多低!
责任编辑:辛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