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改革

2018-12-22安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职业教育改革

安娜

摘要:新时代下,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思维对教育产生有革命性影响,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顺势而变,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的,提出一些措施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诸如微课、翻转课堂、工作室制度等。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职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22-01

1 新时代形势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已步入“互联网+”阶段,应做出整体思考和规划,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校园治理,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改革,可以理解成一种基于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更为开放、包容、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互联网思维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适时融入互联网思维,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职业教育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呢?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经告诫我们: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我们的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其技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解放:解放学生,解放老师,回归教育本质。我们在互联网思维下职业教育的改革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要以体验学习为中心,并要以教学内容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只是单纯的教与学,更多的是沟通和合作,这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转变一下理念,更多地关注一些近年来的新提法和新理念,如应用型本科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校企一体化教育、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现代学徒制、工作室制度等。

2 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应该拒绝包装,回归朴素,返璞归真,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有目地培养人的活动,本来应该是一种人的教育。但我国现实的教育却更多地表现出“人力教育”的倾向,主要是一种功利性的实用教育。它“使教育的培养人的特殊性淹没”,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

我们尊重教育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习者,尊重自然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确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权利;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并尊重学习者选择的自由,以增强其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培养创造性和革新能力,为培养地球公民而教育。其实,理想、信任、责任、合作、专注、诚实等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我们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训练技能、灌输知识,而是要让生命焕发光彩。

3 教学课堂的改革

对于教学课堂的改革,即是改变教学时间的单位效益、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我们学院在教学课堂的改革过程中,提出诸如微课、翻转课堂、工作室制度等的措施,并且实践效果不错。

3.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一种是指课堂内、外翻转,就是教师把课上讲解的内容改为课前完成,而课上则采取问题讨论和团队PK来巩固知识,课堂教学是先学后教的活动;另一种是课堂内翻转,就是课堂教学中先播放相关视频或网站上的学习材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先完成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会遇到各自的问题。而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也翻转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活动。

实际教学中,我主要考虑了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借助网络媒体以及多种智能终端,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互动,从而最大化的节省教学时间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信息化环境中,翻转教学的实现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框架内,课前自行安排学习进程,并通过课件形式或是视频形式将课前完成的学习提交到教师制定的网站或公共邮件里;课堂内则完全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协助来完成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翻转教学的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开展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场所。

3.2 微课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学生们较感兴趣的视频片段等引入课题,并辅以图片推导出相关的教学理论,使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接生动;再对教学片段或绘画作品进行实际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此举教学效果反映良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3.3 工作室制度

工作室制度是以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和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为教学团队,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中,我们将工作室理解为在校学生实训、见习的“预科学校”,理解为企业单位的“合作方”,构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工作室教学运行系统。

这种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要求从原来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转变。美术工作室制度下的教学,要由校企双方共同派出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或设计师)主持项目教学的讲授与辅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双方教师共同制订实施计划,对学生的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准备与教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院教师偏重于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企业导师偏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这样,可使得学生在理论发展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两方面都能得到支持与帮助,并能将两者更快更好地结合进来。

截至目前,我院已经在西安市区内筛选具有较好硬件设施、较高师资水平,办园理念先进,管理有序的多家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建立起了美术工作室的试点,实践结果良好,备受企业赞誉。

4 总结

在新时代下,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思维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潮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的,从而能提出一些措施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共建,走出一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之路。

参考文献:

[1] 曹勇安.从翻转课堂到跨界课堂.陕西省2017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培训网络课.

[2] 刘辉.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5).

【通聯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职业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