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分析

2018-12-22张卫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信息技术

张卫

摘要:教育作为一种特殊而古老的行业,在知识传递和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延续了多年的教育行业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但是变化都不是很大,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等新兴事物为教育插上了质变的翅膀,该文着重对互联网技术下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16-02

1 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行业,教育的定义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受教育者属于人的范畴,人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合乎时代的潮流,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综合比较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含义如下:

2 傳统教育

传统教育(traditional education),与“现代教育”相对。专指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连续阶段。该学派传人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加以变通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五个阶段。这个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传授系统知识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 19 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各地有很大影响。就赖恩的理论来讲,教学主要包括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等五个阶段,在中国其实在很早就提出了相关的想法,只是没有归纳为严格意义上的体系,如孔子讲过“温故而知新”便强调的是预备的作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强调提示,“举一反三”便是知识的联想,《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是古代读书人知识分类的概括,“学以致用”便是应用阶段的作用。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也与赫尔巴特和赖恩的思路一致。可见中国传统教育也是应和西方传统教育提倡的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这五个阶段。

3 现代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进程也带来了教育的改革,社会制度一定要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也应运而生,代表教育发展至今的高阶段,然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各自教育的局部不同,但是却不会动摇现代教育致力于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这一共性。教育致力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积极向上的社会发展良性循环。

4 社会的发展与工业革命

十八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而后改进的内燃机等促进了机器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各种理工科技术应运而生,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减轻了以前的教义文化教育,促进了自然学科与技术的发展。十九世纪中期电气的重大发现与应用再一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政治、经济体系,各种文化交融促进了教育学科的多样性。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全球资源和信息交流更加迅捷,人类文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时间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生产力发展都比较缓慢,在以千年为单位的时间内都没有发生重大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劳动力,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生产力质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高效地促进了新技术的出现,时隔一百多年就出现了第二次质的飞跃,电气时代的到来,更高效便捷的能源的产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进入了信息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在各个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极大发展。短短几十年间,换了天地,人们在这个时期也感觉到了教育的步伐已经急速加快,在这个时代知识会快速淘汰更新,终身学习成为一个时代的需要。

5 喷薄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很多人还没有弄明白信息化的时候,大数据来了,人工智能来了,这个时代有人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带来了更加快速的社会发展,急剧暴涨的是数据,人们无法预测三年后的生活状态。

如此急剧的时代改变,人们会觉得有如下感觉:

恐慌,任何一个洞察时代形势的人都应该有的感觉。几十年过去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度便捷多样,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变成了现代的进的慢都在倒退,因为进步也是相对的,所以对于知识人人自危。

急切,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必然被信息的滚滚洪流所湮灭,不想被这个大潮所吞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紧紧跟紧时代的脚步,慢则灭。

渺茫,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认识会进一步加宽,认识更多就更会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倍觉人的渺茫。同时在现代社会借助多渠道的手段,更能感觉知识海洋的浩瀚。

困惑,在现代化的各种手段下,各种信息渠道极大丰富,各种信息也是良莠不齐,在选择的时候会让人在繁多的真真假假面前极度困惑。

教育,肩负了人类种族文明的延续。所以教育责任重大,教育制度一定要适应时代的特点,促进教育的品质,提升教育效果,以适应数据爆炸时代。

统筹以上概念研究和形式分析,从概念上讲,教育应该提升人的心智和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首要动机,所以教育应该去奴化,让人认知,通过自己的认识去认识和解释一些现象。而是去存储化,人的大脑是一个cpu,而不是一个硬盘,所以学会思考更重要,现在人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存储知识,或许不远的将来所谓国学或许是人大脑一个辅助芯片里的内容,时间宝贵,多用时间提升硬能力才是王道。教育制度的制定一定应结合时代的特点,有效利用时间提升受教育者的能力,不然一个错误的制度从人类角度出发会影响一个时代的人,如果从一个国家角度出发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尤其在人人奔跑的时代,不科学的制度必然浪费更多资源,这种错误会在这个时代下急剧放大。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爆发的当下,教育制度强,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强。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教育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