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兵张嘎与“瞪眼虎”

2018-12-22赵志勇

当代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张嘎炮楼冀中

赵志勇

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曾向媒体介绍过张嘎的原型——抗战时期赵县县大队的小侦察员“瞪眼虎”。

1942年至1944年间,徐光耀先生在宁晋县大队作战,宁晋县和赵县是邻县,两个县的部队在作战中经常有军事配合,平常也有一些交往。徐先生见过战壕中的瞪眼虎,十三四岁的样子,倒背着一条马枪,枪口朝下,穿的是便衣,头上却歪戴着一顶八路军的军帽,英气逼人,透着一股野气,一股嘎气。

徐光耀那时才17岁,喜欢文学,喜欢听故事,所以对“瞪眼虎”印象深刻。他酝酿“张嘎”时,在心中萌发的第一颗种子就是他。1958年为寻找抗战中最令人激奋和感佩的小八路,他还以私人名义给赵县武装部去过一封信,询问有关“瞪眼虎”的情况,但没有得到回音。

“瞪眼虎”本名韩志诚,是河北赵县大马村人,生于1928年6月。人生在世,父母总要给儿女起个吉祥又好听的名字,多半还会依据孩子的性格、长相以及喜好再起个乳名,乳名一定要叫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这乳名叫响了,甚至会把本名盖了。瞪眼虎即属这种被人把本名叫丢了的人。

瞪眼虎的祖上原本是赵县大马村的大财主,父亲韩春景一连生下三个儿子,他排行第二。生下他的时候,父亲看他长得一双大眼,虎头虎脑,另给他起了个乳名瞪眼虎。那时,他的父亲已经染上烟瘾,开始吸食大烟,是村里有名的大烟鬼。几年下来,万贯家财随着不断升腾的烟雾散尽,父亲原来健康的身子元气大伤,久而久之,卧床不起。一天夜里,母亲突然被恶梦惊醒,见身边的父亲没了动静,就摇醒睡在一个炕上的韩志诚,娘俩去外面叫人,草草办了丧事。母亲一个人拉扯三个儿子,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年,八路军的队伍从村里过,母亲就把大哥韩志勤送到队伍上,觉得吃军粮总比饿死强。从这儿起,母亲便一手拉着十岁的他,一手拉着弟弟靠逃荒要饭为生。

1942年秋天,娘仨讨饭来到与大马村相邻的前大章村,这个村是八路军根据地,冀中六分区第44地区队就在这一带活动,这支部队的政委,名叫康万聚,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儿。这天,康万聚正和赵县县大队的首长研究“反清剿”,瞪眼虎冒冒失失就闯了进来。他看见了身穿紫花布衣裤、腰挎盒子枪的政委便缠住他要吃要喝,要当八路。康万聚看他人长得机灵,脑子反应快,心眼也不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便想留下他参军,县大队的首长也觉得瞪眼虎是块侦察员的料儿,两家争抢着要,康万聚忍痛割爱成全了县大队,从此,县大队多了一位出色的小侦察员。

瞪眼虎参加八路军不久就差点惹出乱子。他侦察敌情、送情报,前大章村里有条巷子是必经之路,但每次都有一个比他个头儿高的半大小子拦截他,瞪眼虎身子瘦小,干仗吧,又干不过人家,干着急没办法。这天,他又要去村头放哨,见政委的盒子枪撂在桌上,随手掖进腰里。果然,那小子又出来截他,瞪眼虎早就忍无可忍了,二话不说抽出盒子枪,冲着他放了一枪,偏巧是颗臭子儿,不然事情可就闹大了。家长拉着小子告到政委那里,政委狠狠批了瞪眼虎一顿。接着又教育那家长注意管教自己的孩子,不要干扰八路军的侦察工作。

1942年,日寇开始了疯狂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军区大部分主力突围转移到陕北。冀中地区很快被蚕食为敌占区,留下来的地方武装被迫分散行动,换上老百姓常穿的对襟小褂和直筒裤子。白天在村里蹲蛤蟆坑或钻地道隐蔽,晚上才能出来活动。为提防敌人突然袭击,县大队日夜派侦察员到村外或路口设暗哨,监视敌人活动。一次,瞪眼虎和另一位小侦察员被派出去监视敌情。俩人都是十几岁的孩子,玩着玩着,就忘了执行任务的事儿。就在这时,敌人突然出现在村口,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回去报告了。如果直接往回跑,会让敌人起疑心。怎么办呢?他俩灵机一动,就假装打架,一个打一个哭,一个前头跑,一个后面追,就这样跑回去报告了敌情。

还有一次,县大队在宋城活动,派瞪眼虎和另外两个小侦察员去大吕村送信,走到半路上,一个小侦察员去庄稼地里拉屎,他们就在路边等。这时,身后传來阵阵破自行车的声响,和瞪眼虎一起的小侦察员喊道:“干什么的?”“你们是干什么的?”那人接腔。“我们是送信的。”小侦察员失口道。话音未落,骑自行车的就到了他们跟前,是个伪军!那人“哗啦”拉了一把枪栓,黑洞洞的枪口逼住了他们:“给谁送信,是小八路吧!跟我走!”伪军觉得是几个孩子,掉以轻心了,也没有搜身。他肩背枪、手推车押着三个小侦察员往炮楼方向走。瞪眼虎假装提鞋,落在后面,掏出了藏在身上的手枪,啪,一枪结果了伪军的性命。三个小家伙,七手八脚摘下长枪,推起倒地的自行车,一溜烟儿返回了营地。县大队怕出意外,送信另派他人。

瞪眼虎出了名,不少伪军及投降的汉奸都认识他。一天,他刚进一个村子里执行任务,就被几个出来催粮的伪军认出来。“小八路,你跑不了了。抓住他!” 瞪眼虎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伪军们连喊带叫地追赶他。当瞪眼虎跑到一家门前,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妇女,那妇女双手托着男婴的胳肢窝,让小孩在柳编圆笸箩上跳着玩儿,就说:“大婶,汉奸追我,快把我藏到笸箩下吧。”妇女慌忙用笸箩扣住他,仍让婴儿在上边玩耍。伪军追过来,问道:“看见有人跑过去了吗?”“朝那边跑了!”妇女随便指了个方向。瞪眼虎钻出笸箩时,男婴撒尿了,漏了他一身。

在县大队,瞪眼虎还多次参加了锄奸、破路、打埋伏、端炮楼等战斗。当年,县大队在南庄村活动比较多,南庄与藁城县贾市庄村相邻,有座鬼子炮楼。县大队寻思着摸进炮楼,搞一部分枪支弹药。侦察任务落到瞪眼虎头上,他连续几天到炮楼附近装作玩耍,摸清了鬼子和伪军的大致人数、各自营房分布。一天后半夜,县大队决定行动,瞪眼虎带队走在队伍前头。由于前几天下了场大雪,积雪未化,一迈步,脚下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为了不惊动敌人,瞪眼虎建议大家脱掉鞋子,悄无声息地向炮楼靠近,尖刀兵摸掉了正在打盹儿的岗哨后,队伍直扑前院的伪军营房,不费一枪一弹,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所有枪支“借”走。县大队撤出时,伪军还在酣睡中。

1945年8月13日,冀中军区地方武装在赵县大东平村组建冀中七十一团,瞪眼虎编入第三营,任电话排长。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等无数次大小战役。抗美援朝前夕,他曾回了一趟家,见年迈的老母亲住在露天的屋子里,弟弟又小,实在可怜,脑袋一热,脱下了军装。后来,部队到家里劝他归队,瞪眼虎脾气倔,说什么也不肯回去,说急了便以老娘无人奉养为托辞,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有人说他是怕上朝鲜战场,怕死,革命半途而废。他哈哈一笑:“枪林弹雨都闯过,我瞪眼虎就不知道什么叫怕,现在革命胜利了就该回家种地!”回村后,瞪眼虎娶了一个小他九岁的媳妇,一连生了四个子女。他当过民兵队长、小队队长,开机器、挖井什么活儿都干。困难时期,又学会了一门倒锡壶手艺,走街串巷靠倒锡壶补贴家用。瞪眼虎于1999年去世,活了71岁。他到死也没有向组织表白过自己的功绩,更没有向组织伸过手。

编辑:耿凤

猜你喜欢

张嘎炮楼冀中
贺河北桃花节
冀中地区发展雪花梨种植促进乡村游
抗日的洗礼
首都机场爆炸者冀中星
小兵张嘎(下)
小兵张嘎
珠海炮楼十日谈
读《小兵张嘎》有感
苗山深处的炮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