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8-12-22肖勇
肖勇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自评、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 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分别为(35.13±1.10)、(21.36±0.70)、(12.71±0.90)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54.11±1.40)、(41.24±0.80)、(23.25±0.9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生存质量, 改善心理状态, 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糖尿病肾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95
延续性护理指的是医院之外的护理服务, 通常是在患者家庭中进行的护理, 主要通过护士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延续性护理弥补了医院护理的不足之处, 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文主义关怀, 同时能够增加护理的全面性。糖尿病属于三大慢性病[1],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通过延续性护理来提高生存质量, 改善心理状态。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以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 女
32例;年龄55~75岁, 平均年龄(67.9±5.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0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在门诊随访时进行健康教育和现场答疑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 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 2. 1 设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延续性护理小组配备5名护士, 组内成员具有一定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心理素养。对小组成员进行延续性护理培训包括网络管理、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护理内容。
1. 2. 2 护理持续阶段 ①出院后1~3个月:a.定期开展糖尿病康复讲座, 邀请专家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直接与患者沟通, 为患者教授糖尿病康复知识, 例如少量多餐、优质饮食等[2], 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看健康教育视频等方式进行现场交流。收集患者反映的问题汇总后进行解释与指导, 确保患者消除疑虑;b.建立交流QQ群及微信群:建立患者电子版健康信息表[3], 每天不定时发送糖尿病肾病的护理知识, 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了解患者的作息、服药等情况, 指导患者的康复计划、进行心理疏导[4]等。②出院后3~6个月:a.血糖控制:主要通过家庭访谈的方式进行疾病控制[5], 每个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谈, 时间控制在
30 min左右。第一次进行家庭访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同时简单普及糖尿病治疗和预防的相关知识, 让患者意识到血糖监测对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第二次进行家庭访谈侧重于进一步提高增强患者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信心和态度, 如果患者表现出没必要按时注射胰岛素或者血液透析的想法时, 医生要引导患者回忆采用胰岛素注射、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身体所感受到的不同, 为患者分析擅自停药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同时和患者一起探讨如何选择恰当服药时间和方式。第三次及以后的焦点访谈要侧重于让患者感受按时吃药所带来的好处, 增强患者坚持及时治疗的决心;b.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加强饮食干预, 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主要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等, 在烹调方式上尽量选择煮和蒸的方式, 一定要避免食用含糖食物和通过油炸等方式烹调食物。医生可以计算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标准体质量, 动态评价患者的体质量水平, 为患者计算每天食用食物的热量等[6], 有利于促进患者合理科学膳食;c.运动干预:运动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特别适用于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以指导患者采用有氧运动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7], 一般在正餐后1 h后进行运动训练, 注意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发生低血糖, 如果感觉到饥饿或者口服降糖药后不要马上进行锻炼。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训练, 保持运动大约30 min/d, 每周休息1~2 d, 在每次进行随访时对患者的运动处方进行适当调整和指导。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生存质量采用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进行判定, 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自评、心理健康6个维度, 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自评、心理健康评分越高、躯体疼痛评分越低, 说明生存质量越高;心理状态采用相关心理状态量表进行判定, 包括抑郁、焦虑、恐惧3个维度, 评分越低, 心理状态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自评、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 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惧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临床上多通过延续性护理方法来提供护理服务, 主要是利用网络电话、家庭、随访等方式指导家庭对患者进行护理。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的全面性, 延伸了护理的时间和范围[8], 同时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延续性护理主要从以下途径起作用:①强化认知。延续性护理干预过程中能够向患者灌输正确的糖尿病治疗和预防知识, 强化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 提高护理依从性。②树立信心。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9], 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 让患者在关爱的环境下配合治疗。③改善行为。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 有利于规范按时用药、注射胰岛素等行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 适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琴.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8, 3(2):41-42.
[2] 杨晓丽.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 8(8):00293.
[3] 黃荣. 细节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7, 3(1):144.
[4] 沙婷婷.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预后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11(22):145-146.
[5] 贺栋梅.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乡村医药, 2018, 25(4):66-67.
[6] 黄伟坚.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园地, 2016, 1(7):68-69.
[7] 林静君. 延续性护理对41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3):126-127.
[8] 张伟华.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医药卫生, 2017, 3(8):330.
[9] 高姝. 延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医药前沿, 2017, 7(22):295-296.
[收稿日期: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