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8-12-22曾林先邓文森
曾林先 邓文森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治愈时间, 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3.26±1.15)、(3.04±0.78)、(12.28±2.62)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3±1.47)、(5.42±1.21)、(16.68±3.47)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9/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 P=0.048<0.05)。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治疗更为及时,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托品;纳洛酮;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73
农药中毒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中毒类型, 其中有机磷中毒约占农药中毒的80%以上, 致残率、致死率高, 也有一些患者在中毒后的48 h内神志依然清晰, 但会因并发呼吸肌麻痹而突发呼吸衰竭, 造成患者死亡。因此, 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上, 及时发现并抢救呼吸肌麻痹, 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1, 2]。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2例, 女14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2.26±10.18)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11例, 女15例;年龄19~71岁, 平均年龄(42.05±10.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入院时均确诊为有机磷中毒, 并伴有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射消失;呼吸困難、发绀;肌肉明显震颤;神志模糊或昏迷等4大典型症状[3];②患者对本研究的治疗药物无过敏史或使用禁忌;③本研究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开展, 符合知情、自愿参与的原则, 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复苏、洗胃、导泻、维持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 必要情况下可给予患者机械辅助通气。
1. 3. 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品(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1257, 规格:1 ml∶0.5 mg), 微泵注入治疗, 泵入剂量为5 μg/(kg·min), 达到阿托品化后剂量改为2 μg/(kg·min), 维持剂量为10 mg, 延长10 min给药。
1. 3. 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增加纳洛酮(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2369, 规格:1.2 mg)治疗, 静脉注射剂量为0.8~1.2 mg, 维持剂量为0.01 mg/min。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包括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及治愈时间, 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包括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 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反跳、代谢性酸中毒)。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 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为(3.26±1.1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3±1.4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4, P=0.000<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为(3.04±0.78)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42±1.21)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9,P=0.000<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为(12.28±2.62)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68±3.4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0, P=0.000<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出现代谢性酸中毒1例, 反跳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对照组中出现代谢性酸中毒4例, 反跳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9/26),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 P=0.048<0.05)。
3 讨论
有机磷中毒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 病情进展快、危险性高, 不及时治疗短时间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会伴有呼吸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采用常规的洗胃、机械通气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能够改善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部分患者无法恢复自主呼吸, 从而会引发水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症状, 极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4, 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治愈时间分别为(3.26±1.15)、(3.04±0.78)、(12.28±2.62)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3±1.47)、(5.42±1.21)、(16.68±3.47)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9/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 P=0.048<0.05)。上述结果表明, 与单纯采取阿托品治疗相比, 采用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治愈时间均相对较短, 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 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这与汤超等[5]报道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体现了两种药物联合的治疗优势。微泵持续用阿托品的特点主要是快速、恒量, 药物可在短时间内起效, 可以降低反跳发生率[6]。同时, 增加纳洛酮可减小对患者心脏、肝脏和肾脏造成的损害, 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 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7]。
綜上所述, 采用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总体效果显著, 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可及时改善呼吸衰竭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浩生. 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北方药学, 2016, 13(9):54-55.
[2] 李卫民, 杨继维, 刘宏伟, 等. 长托宁、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21):4168-4171.
[3] 高小英, 肖妍, 柏凌云, 等. 长托宁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326-328.
[4] 晁永峰. 长托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救治效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 49(2):176-178.
[5] 汤超, 华文良. 阿托品和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贵州医药, 2016, 40(5):494-495.
[6] 刘彩霞, 张承齐, 吕国芬. 阿托品应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5):249-250.
[7] 伍星. 纳洛酮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研究, 2016, 24(6):78-79.
[收稿日期: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