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运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8-12-22王微
王微
【摘要】 目的 探讨胃溃疡采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110例胃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5例。对照组进行幽门螺杆菌(Hp)根除三联方案治疗, 研究组采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 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为89.1%, 高于对照组的6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采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的效果理想, 可有效控制病情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溃疡;中医食疗;中医药;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62
胃溃疡被归类于“胃脘痛”、“痞证”范畴, 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为:平素脾胃虚弱, 因过食辛辣、饮酒无度、劳倦过度、情志不和等原因导致, 胃溃疡的临床辨证主要为脾胃虚寒。西医认为胃溃疡指的是因胃酸分泌过剩或Hp感染导致慢性病变, 能让患者产生剧痛感, 使其进食及日常生活大受影响。相关文献指出[1], 胃溃疡患者运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较佳。本文选出11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对照试验,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10例胃溃疡患者, 其中, 男73例, 年龄35~71岁, 平均年龄(46.4±8.3)岁, 病程1~6年;女37例, 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46.2±8.7)岁, 病程10个月~5年。Ⅰ型78例, Ⅱ型12例, Ⅲ型15例, Ⅳ型5例。患者通过胃镜、病理检查等证实。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5例。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规律饮食及作息,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给予常规治疗, 控制病情, 予以硫糖铝片(安徽东盛友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4024126, 规格:0.25 g/片), 4片/次, 3次/d。
对照组予以Hp根除三联方案治疗, 即阿莫西林(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 国药准字H44021518 , 规格:0.25 g/粒)1.0 g, 克拉霉素(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9139, 规格:0.125 g/片)0.5 g,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3021955, 规格:20 mg/粒)20 mg。上述药物均2次/d, 连续服用6周。
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食疗食谱为:食用暖胃粉, 配方:黄豆500 g、糯米1000 g、干橘皮30 g、生姜10 g, 研制成细粉, 装瓶后盖紧备用。以后每次取用暖胃粉20 g用50 ml热开水调稀烧至糊状, 口服1~2次/d。同时口服香砂六君子汤, 具体组成为:柴胡9 g、陈皮12 g、茯苓12 g、党参15 g、砂仁6 g、白术12 g、厚朴6 g、枳实6 g、建曲12 g、麦芽12 g、山楂12 g、半夏9 g、甘草6 g、木香6 g、当归12 g, 每剂水煎240 ml, 120ml/次, 2次/d[2]。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症状消失, 胃溃疡愈合, 生活质量提高;有效:症状基本消失, 胃溃疡愈合, 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未消失, 胃溃疡未愈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病情都得到控制,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 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Hp根除情况对比 研究组根除率为89.1%, 高于对照组的6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7.3%), 1例恶心、2例上腹痛、1例轻微过敏, 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研究组无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1, P<0.05)。
3 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溃疡性疾病, 临床特点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和周期性, 经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通常和饮食、精神、睡眠等因素有关。胃溃疡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通常在饭后发作, 患者感到胃部的剧烈疼痛感, 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胃溃疡通常具有两种方式, 包括西医和中医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 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西医认为, 胃溃疡的发病和长期饮食不规律有关, 吃得过饱或者过于饥饿都会导致发病, 另外, 经常饮用浓茶、烈酒和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的人群也容易发病。西医治疗胃溃疡重在减少胃酸异常分泌、根除Hp感染等。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 且可根除Hp, 作用机制为抑制壁细胞分泌H+的最后环节H+-K+-ATP酶(质子泵), 特别适用于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3]。尽管西医治疗胃溃疡具有一定的疗效, 而且临床起效较快, 但是只能用于短期服用, 長期使用导致明显的副作用。而且西医治疗胃溃疡容易复发, 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胃溃疡难治愈且易复发, 长时间迁延不愈可引发癌变,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与男性患者不良饮食、吸烟等相关。该病的治疗和患者情绪有关,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 才能促进疾病转归。
祖国医学将胃溃疡分类为“胃脘痛”范畴[4], 患者常自觉胃脘部近心窝处有明显疼痛感, 发病的原因包括:脾胃虚弱、寒邪客胃、肝气犯胃、饮食伤胃等, 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胃脘部疼痛、泛吐清水等。中医认为胃溃疡是因为脾胃虚寒导致, 因为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因此脾胃虚寒必然导致饮食不能正常被消化和吸收, 从而引起食积、气滞等病理变化, 治疗胃溃疡需祛湿化痰、健脾益气。有报道表示, 胃溃疡运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显著[5]。本研究中, 研究组采用了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的方式。中医食疗选择暖胃粉作为食物,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5]。其中, 黄豆可健脾利湿;糯米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生姜可活血祛寒;干橘皮可理气健脾。中医药采用香砂六君子汤配方, 方中茯苓有健脾渗湿的功效;白术有补气健脾之功效;陈皮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半夏有和胃降逆之功效;丹参有活血祛瘀之功效。诸药合用有滋养胃阴、益气健脾之功效。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控制,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 高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根除率为89.1%, 高于对照组的6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 在症状缓解、溃疡愈合、Hp根除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可控制病情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岳光平. 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黑龙江医药, 2014, 27(4):933-934.
[2] 成静, 袁永梅, 王宝玉. 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性胃溃疡的应用安全性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8):73-74.
[3] 李秋菊. 埃索美拉唑與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北方药学, 2014, 11(10):44-45.
[4] 李健, 杨晨敏. 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8):1251-1252.
[5] 秦凌燕. 三联疗法联合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的护理效果. 北方药学, 2015, 12(2):194-195.
[收稿日期: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