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的土地庙庙会

2018-12-22彰义门

当代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庙会

彰义门

原先北京城里有五个定期庙会集市。内城仨:隆福寺,逢一、二、九、十;护国寺,逢七、八;白塔寺,逢五、六。外城俩:土地庙,逢三;花儿市,逢四。按旧历每天都有庙会,每天都能赶集。摊贩生意,占卜算卦,把式卖艺,这些人都随着转。

北京有多处土地庙,这座庙地位最高,最出名,是“都土地庙”。庙会时交易的面儿很大。广安门内大街从广义街(王子坟)往东,到下斜街南口东,小二里地便道摆满摊子。进下斜街往北到长椿寺门前也是货摊。土地庙院子里更甭说了。逢三,大街上人多车多,铺户的生意比平时兴旺得多。下斜街的交通就断一整天。

摆摊做生意,入乡随俗,守习惯“秩序”。分类分地段摆,很少“越界”。广义街往东路北卖菜籽、筛子、筐、麻绳之类;过报国寺,改旧鞋为主。路南卖布、布头、估衣。摆到糖房胡同口,再往东牛街北口没有摊子。

下斜街里头,路西卖农具,耙子、扫帚、鸡毛掸子、菜板、搓板、擀面杖、布掸子把儿;路东穿成朝珠般的山里红,一挂一挂地挎在胳膊上,吆喝着卖。自制的玩具“屎虼螂拉车”,十来公分长、四五公分宽的“轿车”,秫秸插彩纸糊,活的屎虼螂用线绑在车辕里,放到地上拉着车走。一根粗竹棍,横着固定细竹竿,小车车辕朝上挂在竹竿上,屎虼螂腿朝外,几只脚不停地动。买主可挑选,免得买到死的。还有泥制木制的简单玩具,有的现在的庙会上还能见到。土地庙门前小街口儿往北鲜花市场到妙光阁胡同口,推车的、挑挑儿的,丰台花乡草桥来的。口儿北是长椿寺,在比平地高一米多的高台上。这儿是鸽子市了,光卖鸽子;妙光阁胡同里也是鸽子的地盘。街上商品分布大致如此。

庙里的商品就“高精尖”了。前院顺院墙南北两溜儿摊位,当中背靠背两溜儿。一家挨一家,一字长蛇。四排摊子两条路。大殿前两三米不设摊,空着。跨院靠墙两溜儿货摊,清一色布料、绸缎,没别的东西。院里的商家都扯上布棚,蓝色的多。通道上拉白布,进庙门不见天日。减少风吹日晒,也挡毛毛细雨。前院妇女儿童用品多。靠北墙料器、假首饰、发卡、发网(网发髻)、绒花、绢花、绣花的花样子等。那时姑娘们梳辫子,结婚后梳纂儿。头发拢向脑后盘成圆髻,套上黑色细丝的网子,插簪子(玉、银、铜、骨等)、绒花或绢花。剪发算“摩登”打扮。婚后梳纂儿,喊梳辫子的老太太“大妈”,招骂,要叫“大姑”。喊老处女“大妈”,是“辱没”,能不骂你?纂儿上插花有讲究,年节红色吉祥话或小绒花;嫁女儿,红色单喜字;娶儿媳红色双喜;庆生做寿,红色福寿字,等等。“花样子”是极薄的白纸剪刻的花卉、動物、山水、吉祥物和词语,女士做绣花用。买来用浆糊粘在布料上,绷平。搭配彩色丝线,一针一线把花样遮盖严实。鞋上用的花样子最多,别的,如兜肚、枕头两头的方堵、门帘、窗帘、幛子等,用的样子都有。深色的布挂在墙上,花样子一一别在布上。得看着选。

靠南墙的商品,玩具,木头的刀枪剑戟,京剧脸谱的“假脸儿”,圆鼓长鼓拨浪鼓、吹的喇叭敲的镲,铁皮飞机木头车,挺全。五金工具,剪子、镊子、刀、瓦刀、抹子、锤。手使的应有尽有。

院当中两溜儿摊位,经营化妆品、梳妆用品。梳头油、雪花膏、沤子、扑粉、胭脂、“刨花”;镜子、梳子、篦子、抿子;梳头匣子梳妆柜。名目繁多。还有一两个“点痦子”的摊,挂起一张“大脸”,两米高一米多宽的白布,只画一张放大的五官脸面。用小圆点标着痦子位置,注明此痦子的危害:克夫、妨亲、折寿、伤财之类,去掉才能好转。摊主专“点”痦子,号称能叫你时来运转。他配制粉色药膏,点在痦子上,火柴头大小。你稍坐片刻,火柴头干了,轻轻一拨,痦子连着肉皮掉了。嘱咐你:三天别着水。给钱结账。

土地庙院里的经营项目大致这些。

出后门路两旁两溜儿条桌条凳,顺着排开,大排档,北,灌肠、炒肝、丸子汤、羊杂碎,凉粉扒糕、硬面饽饽大火烧。南,油茶茶汤、面茶杏仁茶,大麦粥、豆腐脑、老豆腐、芝麻烧饼墩儿饽饽。往前走凉了:刨冰、汽水、酸梅汤,现做现卖的雪花酪。有些吃食,没了,有的变了。炸灌肠,本是滚刀块儿一边薄一边厚,油煎;现在是大薄片,油炸。两层皮,撕不开咬不断。反正有人吃,不耽误买卖,只糟践东西毁手艺。土地庙灌肠有吃法,不浇蒜汁,蘸佐料。汽水,没瓶盖,瓶颈有玻璃球。对嘴喝,球转动。水徐徐出,不断不呛。这早没了。雪花酪现制:粗细俩洋铁桶,套一起,空隙放碎冰,细桶净水白糖,绳子绕小桶,来回拉绳子,桶转,碎冰撒盐,很快水成冰糊。过餐饮排档,鸟市。品种不多,大路货是麻雀。大笼子关着上百只,挤着乱撞。卖给行善者,放生。卖鸟的没几家,就是卖“虫儿”的:蝈蝈、蛐蛐、油葫芦、金钟儿。还有季鸟(蝉),绿叶裹着,缠细线,论个卖。活蚂蚱。鸟食。

再往西往北,地方宽绰。游戏娱乐场。套圈、抓彩、捅娄子。“捅娄子”,扁的分成小格的大纸盒子,格里头放小玩具,一张大纸糊严。二分钱捅破一格,玩具归你。

娱乐摊子位置不固定。拉洋片、唱小戏儿、变戏法、说书,来得早,占好地方。唱小戏儿的占先,圈地也大。搭戏台、留化妆室和容纳百位观众的席位(立席)。栽桩子拉网子(安全网),网子里头拉布围子。出入口布围子错开,不进圈子看不见。有把门收钱。小戏班子唱评戏,管事儿的、场面(乐队)、演员,都算上有十来个人。开场前的准备都得上手。杉篙绑架子挂“出将”“入相”的幕布,条凳木板支舞台铺地毯。收拾停当,演员化装,乐师敲“通儿”。观众门口交钱入场。三通鼓罢,演员挑帘登台。只演折子戏,一会儿一出。观众随来随走,演员轮换赶场。流水作业。小戏儿不是每庙必到。

广场上打把式、摔跤、变戏法、耍钢叉、拉洋片,偶尔有耍猴、耍狗熊的。一圈人,一个表演场子。随时打钱,随时人散人聚。

有利用太阳光放映的“小电影”。黑色厚布缝制长条布棚,严实遮光。前头有案子装收集阳光的镜子、手摇放映机等设备。机头伸进布棚正面,对着“银幕”。布棚两侧有带帘的小洞,下面条凳,坐着歪头,顶起布帘,两眼凑到洞口,双手挡住外面的光,斜着看布棚里的银幕,放的都是残缺的胶片,没有完整故事情节,只是连续动作的画面,也算是开眼,比拉洋片只看放大的彩画强多了。

猜你喜欢

庙会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庙会经济
【专题】逛庙会,过大年
“论坛+展演+慈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庙会文化
“广府庙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庙会
闹中取“景”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