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策略
2018-12-21李慧萍
李慧萍
动手操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因此,引导学生开展操作交流为新课改数学课堂的热点。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结合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辅以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氛围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结论做精要的评价。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
3.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1.认知型操作。认知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尝试动手操作,从被研究的数学对象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型操作能力,对于概念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自制学具。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对象的表象认识。
感知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對实物进行感知体验,也可以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
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
2.形成型操作。形成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初步感知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图式表象。教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图式表象抽象出来,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
实物测量。实物测量是指教给学生测量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
3.发散型操作。发散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后,教师再引导其进行创造性实践的过程。
游戏。利用游戏营造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动手。
手工制作。利用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指导其进行手工制作,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兴趣,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设计。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技能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