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018-12-21李晓贤
李晓贤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紧锣密鼓进行的今天,本科教育是争取“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本科教育的神圣使命使得关于本科教育的探讨永远不会过时,伴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发展,本科教育也会随之不断发展。人才的培养、大学课程的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社会声誉的发展,是每所高校建设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本科教育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有着丰富的文献可以进行参考和分析。进入21世纪,本科教育關于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更是进入了百家争鸣阶段,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
斯坦利·费什(Stantly Fish)是“单一目标”的代表。在他看来,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职能是单一的,多种目的综合在一起会太过狭隘而无法涵盖更具体的目标。他提出:大学的本科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智力和学术能力,大学不能也不应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公民意识,因为实现这些目标不具可操作性,有太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是在亨利·吉鲁、费雷德里克·詹姆森等左派教师看来,培养出为社会而奋斗的公民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所在。德雷克·博克(Derek Book)也不赞同费什的观点,他认为,费什的错误之处在于将本科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等同于了教授们应该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的目标。博克在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具有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以及为就业做准备的能力。在博克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为就业做准备的能力是争议最大的,最为崇尚自由教育的教授们所诟病。关于职业教育是否要纳入到本科教育过程中的这一问题,从很早之前便存在着。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提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传授生活中的实用技能、良好的道德,还是高深的知识?在他们看来,过于重视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会着眼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智的培养;其次,职业教育的疯长会占据整个课程体系,大学本身就已具有浓烈的商业气息,这样会变本加厉,使大学失去自身的意义,同样会使本科生忽视本科教育的其他目的。
由此看出,国外研究者对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二是为将来做准备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否应该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相比较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渐渐发展起来,随着对本科教育愈加重视,学者纷纷著书论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至今也有充裕的资料可供参考。邬大光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不仅适合于研究型大学,也适合其他各类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层次:(1)具有高尚道德操守;(2)具有承担社会担当和责任;(3)具有批判性思维;(4)具有跨学科背景。
见微知著,邬大光的论述代表着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势:向内探索吸收文化,向外借鉴国外可供参考模式。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同样也代表着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模式。
二、关于本科课程改革研究
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中间重要环节,本科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课程改革的。对于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课程改革的历史梳理以及路径的探索两个方面。
哈佛大学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先后经历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本科教育课程改革。1869年,艾略特校长开始了第一次改革,在原先博雅教育和必修课结合的基础上引入了实用学科和选修制度;劳威尔是继艾略特之后的第25任校长,主张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教育,推行自由选修课制度;1933年,科南特重新重视通识教育的意义,设计一套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普通教育课程体系;1971年,博克开启了以培养有教养的人为目标的核心课程改革;到了21世纪,萨莫斯开始了哈佛大学自1978年以来最全面、综合的本科课程改革——新通识教育计划。哈佛学院的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缩影,可以看出来,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整体知识观,即以整体的知识观来统整普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
孙凯通过对我国高校本科课程改革回顾,提出我国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理念变迁的表现主要有:课程价值取向是从学科中心到关注课程的整体功能;课程结构是从专才教育到将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课程开发是从统一到多元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是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与融合;课程实施是从单一传授式到方法多样化;课程管理是从高度集权到走向自主管理。刘芳、张晓鹏结合最近复旦大学有关本科课程改革问题的问卷调查“基础性、创造性和国际性”三个方面,提出适用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一是在课程的设计上,要做到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样化和合理化;二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变单一的课程教学为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适当方式的开放式教,将讨论法与自学指导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变单一的传授知识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三是在课程建设的原则上要充分重视基础,将社会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三、关于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美国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以来进行了长期的本科教学改革,自下而上的教改方式及其在本科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新教学方法为世界各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美国高校本科新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强调主动学习、协作学习与学术挑战以及推进服务学习和国际教育体验等内容。
中国高校在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改变单纯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教学方法,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由注重识记教学转向注重启发性教学,通过对话和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等等。同时,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本科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视,资助了大量的教改项目,甄选出了许多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并加强了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依旧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本科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中国高校教改研究中一般理论探索较多,但具体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比较少;已有的教改模式大多参考自西方高校的教学方法,缺乏自身特色和创新性,没有形成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引领下完整的新教学方法体系。目前主要的教改措施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等还只是在少数研究型大学进行试验,并没有在高校得以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Stantly Fish.“Aim low ,”49 Chronicle of Higer Education[M].2003,
[2]Lentricchia F, Burke K.Criticism and Social Chang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3]VladimirIlch.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Marxist teaching on the state and the tasks of the proletariat in the rev[M].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65.
[4]Bok D.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2006, 6(4): 321-323.
[5]Mckeon R P.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M].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 /.Random House, 1941.
[6]鄔大光.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J].中国高教研究,2016(06):5-10.
[7]Teresa K.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Harvard University, etc., 1937: 116.
[8]Smith B P D, Bereiter C.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M].Open Court, 2002.
[9]郭德红.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J].现代大学育,2008(05):34-39,112.
[10]孙凯.我国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的理念变迁及其创新[J].教育探索,2011(03):41-42.
[11]张晓鹏,王修娥.关于复旦大学本科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复旦教育,2001(04):16-29.
[12]刘芳,张晓鹏.新经济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J].高教探索,2004(02):49-51.
[13]刘济良,王洪席.美国高校本科教学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4(05):94-96.
[14]王玲.新实用主义知识观作用下的美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新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 2007(03):42-47.
[15]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08).
[16]李勇,吴斌,骆有庆.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理性思考——基于原则与制度环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05):83-85.
[17]任金秀,刘晓鹏,苏莹.从中外对比谈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