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2018-12-21黄楠
黄楠
【摘要】大学生作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致力于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和普及程度,研究大学有关生态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在大学有关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目前,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文化领域都开始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在今后的教育内容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想要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落实,就应该从现阶段的问题出发,进一步完善方案,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态文明教学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更好更快发展和面向世界的重要战略方针,而我国的大学生是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态文明教学的主要意义
我国颁布的一些政策中,明确指出“三观”中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提出了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意见。
1.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需求。当下,我们生活的地球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比如土地退化、植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等,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发展。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直接决定了今后生态环境是否能得到改善。但是,现在的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和道德素质水平较低,所以帮助其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2.强化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清楚的认识,还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对于促进文明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教育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阻碍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
当下,很多大学的选修课程中,有关环境的课程都非常少。学校本身对生态文明的作用就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忽略了对大学生的相关教育,认识和机制的匮乏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高校现有的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虽有生態文明的相关设计,但由于讲解形式枯燥,内容难以理解,所以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谈不上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二)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分开学习,使这二者无法在生活中得到结合和统一。大多数学校仅仅是通过一系列知识推广的活动来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行培养,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基本不存在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内容,生态实践教学仅限于环境相关专业的野外实习课中。这样无法提高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也很难让大学生主动养成爱护环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习惯。而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对环境支援服务和户外出行的极大兴趣。现阶段,生态实践教学问题是生态文明教学面临的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而将这一问题放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进行解决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强烈要求,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
(三)生态文明意识淡薄,阻碍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次提出“环境”和“生态”这两个字眼。所以,要把十八大会议的中心精神贯彻落实好。在大学教育中要体现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将这两项内容在教育中进一步落实。但是,通过对多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认同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观点,也认为进行生态保护是十分要紧的,但是由于生态保护知识的匮乏,在生活中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还有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问题漠不关心,生态文明意识非常浅薄。这些现象都影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一)丰富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理论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开展和进行的前提条件,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必须基于理论研究。而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配套理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稍显单薄和空洞。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只有先通过完善理论研究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不断的批判和讨论中才能逐步完善,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开放、包容的讨论模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的生态文明理论灌输应该是在灌输基础上的讨论,在传授基础上的修补。
(二)坚持生态文明教育,拓展教育渠道
高校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将生态列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对于一些农业院校或相关专业,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这一专业推到全校范围内,引导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了解、认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为开展各种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条件。想要学习生态文明知识,首先要了解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之后在相关专业老师和学校思想政治老师的共同指导和努力下,将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中得到确切的普及和传播。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载体,比如微博、微信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具体的生态教育,从而更好地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坚持实践,不断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
只有真正地理解了生态文明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弘扬生态文明。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比如说,在学习了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后,让学生深入校园或者社区去进行调查了解,在调查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激励大学生走向社会,并培养其服务社會的理念。生态服务给学生提供了人事环境现状和发展现状的机会,更多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并在实践互动中鼓励学生提出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行业转型的建设性意见。也就是说,通过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影响力,大学生可以将这种影响力发散到全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引导更多人认识了解生态文明,逐渐在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的热潮,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的共识。
(四)坚持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和谐的生态校园环境
高校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场所。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比如说,举办辩论赛,以辩论的形式来探讨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或者定期举办一些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构建一个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氛围和环境,进而帮助更多人了解生态文明。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学生进步和社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拥有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是国家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最直接反映,只有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对生态文明的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促进他们在今后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以便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婕,王盛.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与实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96-98.
[2]范梦.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
[3]唐华清.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探析——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34-137.
[4]陈晖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思考——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为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58-160.
[5]蒙秋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内容——生态文明观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