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四个转变”

2018-12-21陈新萍莫莉莉

教育界·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四个转变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

陈新萍 莫莉莉

【摘要】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其就业竞争非常重要,对其在岗位上的长足发展也很关键。对于中职生,需培养其主动说话意识,激发其说话兴趣,提高其说话技巧,提高其人文素养,方可使其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职业元素

口语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交际手段。中职生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就业创业及终生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中职生不愿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或者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不得体,伤害他人自尊,或者说起话来言不及义,缺乏逻辑性,甚至严重阻碍沟通与交流。如何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幸福生活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要我讲”转变为“我要讲”,从“我要讲”转变为“我爱讲”,从“我爱讲”转变为“我会讲”,从“我会讲”转变为“我讲好”。

一、从“要我讲”转变为“我要讲”

从“要我讲”转变为“我要讲”,究其本质就是教师要从生活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生活、工作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产生主动说话的愿望,并产生自觉说话的行为。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知学”,培养学生重视口语交际的意识。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中职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和生活情景,加强生活实际与书本知识的融通,凸显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口语交际不仅是语文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而且是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里,就离不开语文;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完成学业,更是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幸福指数。

将职业元素融入语文教学,让学生“重学”,促进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自觉。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生一毕业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加深职业认知,形成职业愿景,鼓舞其习得职业能力?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加强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让语文教学切实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让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例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王晓兵,引用央视九套《乡村大世界》节目启发专业相关的学生注意主持人在评点农民表演的节目,或报道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时的口语技巧,就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扩宽行业视野切实结合起来。在这个训练环节,教师要做好学生进入口语交际领域的引路人。当学生真正理解到,将来走上社会,无论自己从事何种工作,口语交际能力都是伴随一生的、极其有用的才能和本领,他就会把说话行为化作自觉行动,实现从“要我讲”到“我要讲”的转变,为下一次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从“我要讲”转变为“我爱讲”

从“我要讲”转变为“我爱讲”,指的是端正学生的说话态度,从“我要讲”的意识、决心提高到“我爱讲”的境界,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可激励、关爱学生,让学生“爱学”。

巧妙设计导语,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教学的积极性。导语设计精妙,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

精心选择话题,在课前5分钟训练中激起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话题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积累,贴近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求,这才是学生参加口语交际学习的原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兴趣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此外,选题激发学生兴趣要把握好“度”,即不要一味迎合。

注意强化激励,保持学生的说话兴趣。一是挖掘闪光点。学习个体有多种需求,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和智能的差異性,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自然会有不同的认知状态和表达能力。二是培育成就感。最能调动个体学习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转化为持久兴趣的,就是成就感。宽松的课堂环境、真诚的鼓励话语、适当的公开表扬,有助于学生乐于说话,体会到学会得体表达自我思想的乐趣。简言之,教师的平等姿态、温和笑容、适时点拨,可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从“我爱讲”转变为“我会讲”

立足于学生积极参与说话实践以达到“会讲”的境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好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这需要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口语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锻炼有效的说话技巧和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制订系列口语训练计划。技能均离不开训练,训练是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现有的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只是零散地穿插在各单元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因此,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客观把握学生的就业前景,精准预判其职业对口头表达能力及人文素质的整体需求,科学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以形成更具操作性和系统性的训练计划。

以项目带动来提高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职场交际能力对于中职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口语交际项目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真实的社交氛围中,学习、运用、拓展专业知识来完成交际任务。可引入接待来访、处理投诉、应聘面试等比较常见的职场交际项目,通过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多采用仿真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仿真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均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进行口语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多到企业去参加生产实践,以了解更真实的工作场景;多到社会中参加各种活动,以积累更多的角色素材,从而设计出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岗位较吻合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充分的训练中尽可能地培养和掌握具有迁移价值的口语交际态度和口语交际能力。

“积行成习”,任何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持久的强化训练。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教师必须带动学生进行反复实践,引导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达到自如说话的状态,并学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从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训练模式。同时,要经常表扬那些未必说得好但有勇气参与口语训练的学生,适时表扬口头表达能力较好且积极参与课堂训练的学生,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带动,促进良好说话习惯的养成。

四、从“我会讲”转变为“我讲好”

掌握科学的说话方法和规律,目的是让学生提高说话效益,实现“我会讲”到“我讲好”的转变,这是根本。“我讲好”主要体现为人文素养和语言技巧,实为个人各种能力要素的综合体现。这需要教师对症下药,即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素质等进行相关训练及相关知识的拓展,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达到在不同的场合中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

以读带说,为提高说话效益奠定坚实基础。阅读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其对说话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积累。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多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尤其是多读、多朗读、多美读名家作品,就会熟悉词语的搭配关系、句子的语法顺序、语段的修辞运用、篇章的逻辑结构,从而增强自己的语感,开阔自己的思路,丰富自己的说话材料,创造性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全面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成功的口语交际,内容和形式务必要能切合对方的思想水平和思想现状,必须建立在全面综合思考的基础上。同样一个话题,处于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表述出来的内容,其最佳表述形式和表述时机并非千篇一律的。因此,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良好“语境”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应变机制。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就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凭借,教师要认真钻研和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精心设计实施策略。

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语言、社交语言运用能力。社会实践性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特点,即口语交际的规范要求、素材分析理解等均来源于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也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因此,要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多方面地接触工作实际,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角色意识,在课外自觉关注自己的专业特点,有意识地用自己的专业语言进行交流,努力做到在岗前就具备一定程度的职业口语水平。此外,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尽早了解到自己在口语表达、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从而锻炼、培养、提高个人的专业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提高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以职场交际能力训练为核心,把口语交际知识与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起来,把做事方式与个人修养结合起来,激发兴趣是前提,积累是首要任务,愿意说是关键,讲得好是最终目标。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从适应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出发,遵循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真实的口语训练情景,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高.初中生閱读能力的“三个提升”[J].广西教育,2006(16):40.

猜你喜欢

四个转变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