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行动研究

2018-12-21李平

赢未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幼儿音乐行动研究节奏感

李平

摘要:音乐当中最基本的要素为节奏和旋律,而节奏作为音乐的核心内容,在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力以及心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1]。本研究主要釆用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教学在幼儿园大班的可行性,研究教学的实施和效果,探究适合于我国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节奏感培养行动的有效设计方案和途径。

关键词: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行动研究

引言:

3-6 岁的年龄段正是开展早期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发展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时期。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培养有助于对幼儿潜在的各项能力进行激发。因此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更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准确掌握,可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今后广大幼儿的综合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现状

从对作者所带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现有水平的观察结果来看,该班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较为敏感,能随教师进行简短节奏型的跟拍和律动,但对复杂节奏型的理解和记忆有困难;能看懂简单形象的图谱,但基本没接触过正规的音符或节奏符号;音乐节奏感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较大。能基本理解快节奏和慢节奏音乐所渲染情感气氛的不同,全班幼儿都表现出对快节奏音乐的明显偏爱,在此节奏氛围下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更多,且兴趣更浓,但对音乐主题的理解趋于表面;活动中幼儿所展现的音乐节奏技能存在不同方面的差异,总体而言幼儿的歌唱能力发展最好,但演唱时喜欢拖音、喊叫,对小节和休止的把握不够;舞蹈及律动需要多次的练习才可达到完全合乎音乐节奏,乐器演奏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节拍感,表现力欠佳。

二、大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建议

1.音乐活动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与安排

在主题性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计与安排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音乐活动导入、聆听音乐旋律与节奏、学唱歌曲、音乐角色表演、肢体律动的即兴创编、艺术拓展活动等方面内容。在音乐活动导入部分:老师引导幼儿了解、体验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主题内容,使幼自然地融入到音乐主题活动中;聆听音乐旋律与节奏部分:老师让幼儿聆听、 感知,培养其内心听觉;角色表演:老师引导幼儿根据主题音乐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培养、提高;艺术拓展活动:老师改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内容,让幼儿以不同的音乐节奏型和音乐旋律感知、表现主题音乐, 在音乐活动完成之后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地涂鸦及艺术手工的创作活动,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2.注重幼儿音乐要素的培养

在主题音乐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音乐对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和发展。节奏感的培养涉及到不同的音乐要素,它包括音高、节拍的强弱、时值的长短、节拍韵律、旋律、 二声部音乐形式等内容,教师需要从音乐要素的各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指导,为音乐节奏感主题活动的内容打下基础。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学习和培养,通过图像或者符号来表达幼儿的思维与学习,是认知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提供多样的、综合性的感官教学方式,对幼儿音乐的感知与音乐能力的发展是最有效的[2]。

在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融合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多感官的刺激与培养,与音乐、语言、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从游戏、视觉、肢体律动中发展音乐律动、节奏与语言的丰富性,借助肢体、视觉、涂鸦与听、唱、创作类的游戏活动,感知、体验生活中的音乐与各个音乐要素,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幼儿的内心听觉。

例如音乐课例《小螃蟹》中,幼儿根据小螃蟹的形象,进行自由涂鸦和头饰的手工制作。教师启发幼儿根据小螃蟹的生活形态进行角色扮演,对小螃蟹的外形特征、爬行动作进行模仿,用不同的音乐节奏型进行肢体韵律的活动;如音乐课例《欢乐颂》中,幼儿学习二声部的音乐表现形式,第一声部演唱歌曲主旋律,第二 声部用打击乐器拍打节奏,两个声部的幼儿进行互换,演唱带有欢快节日气氛的歌曲,教师再引入“卡农”的音乐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歌曲轮唱的乐趣;在音乐课例《落叶》中,教师让幼儿观察落叶飞舞的特征、碟踏树叶的声音,进行节奏的模仿和创编,教师指导幼儿以二声部的音乐形式,带有肢体律动地歌唱乐曲。

4.通过体态律动培养节奏感

体态律动是指利用人的肢体对音乐作出反应。人人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不同,例如我们在听歌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打拍子,這就是潜在的节奏感在发挥作用。瑞士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其教学体系中曾进行详细论述。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时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例如首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拍手练习,通过拍手的声音进行强弱的对比,其后为了更好地区分强拍和弱拍,可以在强拍时拍手,弱拍时拍腿,组织幼儿在老师的示范下进行模仿。为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教学应同时具备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例如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在课堂上组织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演唱“小动物的歌”,既可以巩固音乐教学知识,又生动有趣。

三、结语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其对音乐节奏感的认知还比较淡薄,所以在此环节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节奏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培养有助于对幼儿潜在的各项能力进行激发。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更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准确掌握,可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今后广大幼儿的综合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下,广大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今后教学指导中积极发挥节奏感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楠.5-6岁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2-5

[2] 隆露.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节奏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6-05-01

猜你喜欢

幼儿音乐行动研究节奏感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浅谈4—6岁幼儿音乐启蒙娱乐教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