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社团助力“成长困难生”健康成长
2018-12-21余广平
余广平
摘要:中职学生成长困难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开展成长困难生的跟踪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在探索心理社团在中职成长困难生中的帮扶作用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中职学生 成长困难生 心理社团
一、关于成长困难生的界定
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学校“成长困难生”跟踪教育制度?文件中关于成长困难生的界定是——“成长困难生”是指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具体表现为上网成瘾、痴迷早恋、心理偏差、厌学逃课、离家出走、甚至结交社会不良分子进行违法活动等行为的学生。因此成长困难的学生包括那些在学习上、思想品行形成过程中及家庭经济条件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智商低于正常数值的不在此类);或者是那些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心理上有闭锁现象的学生。这一类学生的特征是:学习遇到困难,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因此厌学,不学;自我要求不高,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贪玩、讲吃讲穿、厌学、打架,甚至逃学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自身生理上或家庭条件窘迫造成自卑、羞怯、游离于集体外的闭锁心理;家庭的破碎,家庭成员的缺损造成冷漠,逆反的心理。
二、中职学生的基础现状
中职学生的年龄为15-19岁,属于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心理上产生了直接影响,往往容易诱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導致不良后果。所以,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为“困难期”,或“暴风雨时期”,也有的称之为“危险期”。
我校西湖校区中职部,大部分生源是“学习基础差、行为品行差的”的“双差”生,学生素质普遍参差不齐与总体素质较低,作为一名中职教育的一线教师、班主任,心理咨询师,直接接触这些“成长困难生”,一直对他们密切关注和思考,中职学生的基础现状是:
(一)学习困难,行为偏差明显。相当部分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经常随意迟到、旷课、不讲究卫生、抽烟喝酒、粗言秽语、破坏公物、行为不端、厌学舞弊等。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普遍产生厌学情绪。据大多数晚修值班老师反映,学生晚修课看书学习的人几乎没有,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玩手机,听歌,聊天,甚至有些在睡觉。
(二)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一部分学生不仅在道德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障碍:求知欲低下、责任感缺失、自我封闭或固执偏激、忧郁疑虑或亢奋冲动等等。因此,往往表现在师生沟通困难、情趣索然、启而不发、离群独居难于亲近。有时也表现在夸大生活环境中的困难程度、潜意识下的失实感受和歪曲表达等等。这使得教师了解事实真相调解纠纷和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增添了不少阻力。
(三)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冲动。遇事不会冷静克制,打架、闹事、起哄、恐吓别人、勒索小额金钱等。在校学生大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自以为是而目中无人或自我鄙薄而萎靡不振;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知道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无自知自控能力,以盲目为特征的从众心理严重。因而,常发生不愿受到约束甚至对抗教育,厌学、上课睡觉甚至逃课的现象,有的学生更是动不动就起哄宣闹、吵架斗殴。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成为教师实施教育时的头痛问题。
(四)普遍是“手机网络族”。中职学生手机网络痴迷者所占比例较大,沉溺网络游戏导致荒废学业,与一位迷恋手机游戏的学生沟通,他说:“我的确是控制不住自己,一上课心里总想着游戏,想静下心来听课,却静不下来一玩上游戏,就收不了手,游戏里的情节倒过来我都背的下来,可是就是听不进、一听课就瞌睡,一看书就头晕,不如玩游戏那么轻松……”手机到了中职生手里出现的各种负面影响,只是进一步暴露了中职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学校德育的“老问题”。
三、学校心理社团助力“成长困难生”健康成长
关注成长困难生,走近他们、帮助他们、转变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中职成长困难生的群体比起普高来说占的比例高出很多,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只有不断的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做好成长困难生的教育工作,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把心中更多的关注与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他们,才是真正的做到育人为本,全面发展。
造成成长困难生的外部原因是多样的,虽然内因是根本,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合理的教育手段,充满关爱的学校氛围,教育工作者的德高身正言范,还是能够感染一批,带动一批,帮助一批成长困难生的转化的。在探索成长困难生的转变途径中,我校在开展“心理社团助力成长困难生健康成长”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主要是从以下三条线入手:
(一)落实心理社团干部、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关注心理社团成员的心理状态。
依托学生心理社团,抓好社团干部、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注重发挥学生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转化成长困难生的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
1、实施心理社团骨干培养计划
加强心理社团学生心理骨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骨干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学生自助助人、互助成长的良好局面。心理社团骨干成员由心理社团学生干部负责组织管理,由教师专业培训和引领。他们在平时与同学们不经意的聊天和问候中,把心理知识传播给周围的同伴;同时,及时将学生中的一些情况反馈给教师,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
2、帮助成长困难学生关注自我心理状态,走出心理困扰。
学生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中职学生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心理社团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学生带着兴趣爱好参与的活动,切合兴奋点,也有针对性。学生在社团内可以进行广泛的交往,从而满足其归属感。他们的所思所想可以直接表达尽情地发挥,形成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社团成员陈心怡同学说:“心理社团有家的感觉”,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社团成员的交流、接触帮助了一部分成长困难生,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中职生活。同时,社团所产生的集体力量,又能形成约束力,使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表现能够为环境所接受,这就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于解决了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诸如社会适应不良、自我意识不清、团队意识淡薄等等,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在实践中,我们依托学生心理社团,每周一和周三下午确定为心理社团课,分别由两个指导老师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发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心理社团关注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况,在活动的组织中营造互相尊重、无条件接纳的氛围,人际环境宽松,引导同学们重视自我心理状况。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自我,人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完善。据调查,许多学生对走进心理咨询室存在种种顾虑。心理社团为每一个成员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成员间人际交往的愿望和能力,每个人都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轻松的活动和真诚的交流中,培养了学生了解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
(二)培养心理社团朋辈辅导员,让学生影响学生。
运用心理社团凝聚各班心理委员,培养心理社团朋辈辅导员,“以生引生”,是一条关注成长困难生成长的有利途径。
1、朋辈辅导员是一种源自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学校的新型帮扶手段。其成员一般是学生,主要工作是和同龄人对话,帮助解决学习、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问题,从而达到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我校通过心理社团,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活泼开朗、心理健康、学习管理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协助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和心理辅导。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他们发展成为受到老师、学生共同信赖的朋辈辅导员。
每学年社团招新后,指导老师从社团的学生中择优选取骨干学生加上每班的心理委员,开展初级朋辈辅导员的系列辅导和培训。实践证明,经过专业的培训,学生具备了初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技能,不仅能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朋辈辅导员的诞生不仅能成为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其灵活的工作时间、地点和模式能及时杜绝各种大小问题的发生,非常接近心理学提出的“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从心理协会成立以来,历任会长聂耿成、曾睿臻、古嘉豪等,他们用朋辈辅导员的身份帮助了不少同学,自己也掌握了不少实用技能。他们会用自身的经历,来指导师弟师妹们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会计班龚少敏同学说,“她们班全是女生,部分同学偶尔会闹情绪,发生一些小争吵。最近我们要考证,大家都非常紧张和压抑,我们班心理协会的朋辈辅导员就将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说笑解压。”她说,这种减压模式的确改善了大家的精神状态。朋辈辅导员虽然不能解决大问题,但可以及时化解和缓冲各种矛盾。
2、心理社团定期召开心理委员工作会议,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每班由心理委员填写《班级心理气象表》
在实际的工作中,青春期的学生的确会出现各种困惑和问题,只要及时、恰当处理,都不会发生太大问题。因此,每周由协会干部将《班级心理气象表》及时发到各个班的心理委员处,心理委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能及时发现和协调班级成长困难生的问题,将学生的负面情绪降到最小。协会指导老师会定期对全校心理委员做较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培训,他(她)们除了协助老师解决同辈的各种心理问题外,还担当着班级“心情监测员”的角色。每当班内发生大事情前后,心理委员就会特别留意同伴的心情变化,一旦发现问题会即时开导或者与老师沟通。每个班都有一份《心理气象表》,用来显示班级的心情状态。心理委员定期将《心理气象表》交到心理老师处,心理老师再根据气象表的情况分类并做进一步跟踪帮扶工作。
(三)把握好心理社團课堂主阵地,让活动影响学生。
心理社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学们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社团活动,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学习的信心。
1、广泛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成长困难生”和协会的优秀成员们一起参加各类的心理健康活动。学校心理社团成立以来,每年定期开展5月份的“春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和11月份的“冬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心理素质。我校已先后开展心理运动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征文大赛,心理影片欣赏、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励志手语学唱活动、新生女生青春期教育、倾诉墙、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沙盘游戏、心理嘉年华等系列活动,真正的起到了普及宣传作用。
2、借助网络信息开展宣传活动。
除了每周二次的社团活动课外,我们还借助心理协会QQ微信交流群等网络信息开展宣传活动,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灵桥梁,给学生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的服务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及时的得到心灵沟通和心理疏导,从而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社团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学校心理社团为中轴,广泛系统的开展实施各项活动,通过心理讲座、成长训练、朋辈辅导、心理团体辅导、宣传专栏等进行心理学知识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丰富同学们的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校和谐进步。心理社团以其群众性为基础,充分发挥了在学生个人成长、朋辈互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团活动,对 “成长困难生”起到了有效的帮扶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社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仲倩. 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孙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2):26-28.
[3]张伟.学校心理教育视野内的素质拓展训练[J].校园心理,2016,14(05):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