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纲要》视阈下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及减负研究

2018-12-21陈映葵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现状小学生

陈映葵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与损害。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率先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学生中的每一主体都应意识到自身在“减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主动研究分析本学科的“减负”内容并创造性的开展“减负”工作,“减负”就可收到成效。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问题;减负对策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1]

一、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基本现状

(一)作业太多

学生总是有写不完的作业和做不尽的练习题。一些小学生的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都要用2到3个小时,做作业速度较慢的学生甚至能到晚上11点才做完作业。

(二)考试的频次太多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校依然把不断地进行考试作为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一学期一终考是许多小学的考试模式的写照。有的市、县、区还明着暗着地实行摸底考试、联合考试、义务教育验收考试、奥数班选拔统一考试等等各种繁杂的考试。

(三)辅导补习多

在一些地方,在学生的离校时间如果不安排授课或补习则是十分少见的。小学生特别是城市中的小学生都参加辅导补习班,有的在周末甚至会参加五、六个辅导班,像赶赴战场一样在不同的辅导机构奔波着,但是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还是不得不参加一些诸如家教、辅导班之类的活动。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小学生的作业任务量,挤占了他们课外活动的时间,从而导致了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的问题

(一)导致小学生身心健康出现愈来愈多的问题

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还没有成熟,他们的骨骼肌肉、心智都还较脆弱,他们承受不起高强度的学习和劳作。文化理论课作业量大,小学生经常长时间坐着做作业,这样可导致视力下降、脊柱变形。长期坐姿做作业,体育活动减少,可导致大脑过度兴奋,这样就违背了大脑兴奋与抑制交替进行的规律,就会导致小学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还可能患上抑郁、焦虑症或学习恐惧症。

(二)导致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批改作业上

教师布置作业多,批改作业的数量就多。因为作业批改是在课下进行的,这样就使教师的业余时间大部分被批改学生的作业占去了,从而无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教育科研。不做教育科研,教育就无改革和创新。没有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就难进步,教育质量也难提高。

(三)导致小学生畸形发展

学业负担过重的科目大多是与选拔性考试评价直接相关的那些课程。而这些课程多属于智育内容。小学生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智育上,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则会使小学生畸形发展。

三、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基本对策

(一)国家应有的对策:规范考试价值取向和课程数量,监管作业减负政策的执行

目前许多学者均认为“以分评教”和“课业门类剧增”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所以国家扭转以分评教的价值取向以及用政策杠杆控制课程数量有利于减负。针对课业负担,国家主动出击的内容应当是:规定合法作业的限量、规定作业相关利益主体的作业监控责任、明确课业布置与管理者失职后的连带责任等。国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任务是:强化作业政策、严格执行作业政策、监督作业政策的运转。通过这些政策“杠杠”的发力,可促使各个课业相关利益主体回归本位。

(二)学校应有的对策:转变作业观,重质轻量

规范教师的作业布置行为,推崇“量少质优效果好”的作业观,是学校矫治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的对策。[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设立专门负责学生作业质量管理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应该由班主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学校领导以及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其主要任务就是对任课教师布置作业的质与量进行综合评估,对垃圾作业加以过滤,对符合国家作业政策的“合法作业”加以认可,确保学校作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化与专业化。与之同时,学校必须彻底把教学质量提升的焦点放在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上,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引导教师实现从“向作业要质量”向“向课堂要质量”的顺利转变。

(三)教师应有的对策: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负担的多少。教学效果好,学生就能愉快的听课,学生学习效率就高。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就感到学业深重。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全方位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进修深造、继续教育、考察观摩,特别是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相互学习和集体探究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学校及主管部门制定一套科学的考评和奖惩机制,也可促进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小結

“减负”并不是不要小学生做作业或家庭作业,学过的知识必须通过作业和练习才能得以巩固,“减负”不能甩弃作业,“减负”是要求给小学生的作业质和量要科学合理,不给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减负”列入中长期规划,说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阻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舆论宣传,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家长了解“减负”的实质与内涵,教师们也要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转变原有的教学价值观,真正为“减负”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Z]2010.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现状小学生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我是小学生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