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弘毅伦理及其当代价值

2018-12-21张红

世纪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弘毅儒家思想当代价值

张红

【摘 要】弘毅是优秀的道德意志品质,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传统儒家中,弘毅伦理具有丰富的涵义,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弘毅在当代社会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并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治国理政中。习近平强调虽然中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国梦”的实现,但我们仍以不懈怠的意志去完成这场“长征”。因此挖掘传统文化中主流儒家的弘毅伦理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都有深刻指导意义和重要现代价值。

【关键词】弘毅;儒家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0-0062-02

一、“弘毅”的基本涵义

理解“弘毅”的涵义,要分别从“弘”与“毅”的词源学进行考察。《尔雅·释诂》释“弘”字曰“广大”。《说文解字注》中解“弘”字:“宏者,屋深”。在古代语境中,“弘”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作形容词,表示远大、广阔,还可指人胸怀开阔;二是作动词,如“人能弘道”,表示弘扬。

《说文解字》解“毅”曰:“妄怒也。一曰有决也。”《说文解字注》:“凡气盛曰妄。”“毅”也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指人内在“血气”的积累而后外发,表现为个体刚毅、坚强的气质与性格。二是指人具有勇于作出道德选择与判断的能力。

“弘毅”作为一个复合词,最早见于《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P.109)在“弘毅”的释义上,各版本的《论语》略微有所出入,分歧主要集中在“弘”单纯指“心胸广阔”还是另有“志向远大”之义。《论语新解》将“弘”解作“弘大”,“毅”解作“强毅”,“非弘大强毅之德,不足以担重任,行远道。”[4](P.233)“死而后已”指的是一息尚存也要“此志不懈”,虽然钱穆未将“弘”直接译作“抱负远大”,但其前提是个人已经树立了远大志向。因此,弘毅的涵义应当是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理解“弘毅”的涵义也应从弘与毅的关系来探究。朱熹认为,将“弘”释为“宽容的度量”是有失偏颇的:“‘弘毅二字,‘弘虽是宽广,却被人只把做度量宽容看了,便不得。”又补充阐述“弘”与“毅”的内在关联:“弘乃能胜得重任,毅便是担得远去。弘而不毅,虽胜得仁,却恐去前面倒了。”[5](P.927)無“弘”,“毅”就无从谈起,无“毅”,再弘远的目标都是纸上谈兵。

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弘毅”,其伦理意蕴是个人在实现远大道德理想的道德实践中遇到困难时,凭借坚定的意志力坚持道德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意志品质。

二、先秦儒家弘毅伦理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弘毅伦理经过发展和完善,被赋予丰富的涵义。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高远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战胜困难的无畏勇气和持守德性的坚定意志。

(一)高远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在传统儒家伦理中,个人理想包含人生志向,为学志向和政治志向等,但这些志向都从属于最终理想:追求完美的道德人格。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大动脉中终极关心的问题就是教人如何真正成为一个人,如何成就一个完美人格。”[6](P.103)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应从核心德性“仁”入手。

儒家向往的人生志向是“求仁得仁”。爱人是对仁最简单的概括,是较低层次的仁,最高层次的仁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认为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重视推己及人,认为应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所提倡的仁,之所以是高远的,是因为其是以血缘亲情之爱作为出发点,由内向外地实行仁,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立人达人”的道德准则,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二)战胜困难的无畏精神

战胜困难首先需要的是一种不畏惧的精神,儒家将这种精神表述为“勇毅”。

《说文解字》释“勇”道:“勇,气也。一曰健也。”勇表示的一种充盈于人体中的强大精神力量。“勇”包含着勇气、勇敢的含义。《论语·子罕》:“勇者无惧。”[1](P.131)单讲“勇”,指一种面临困难时临危不惧,甚至可以放弃生命的强大精神力量。“毅”是果决,表示志向坚决而不动摇。将“勇”与“毅”连用组成的复词“勇毅”则具有更为丰富的伦理意蕴,其还含有“折而不挠”的品质。正如《荀子·法行》中说:“折而不挠,勇也。”

(三)持守德性的坚定意志

德性的培养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克服自身欲望的坚定。在儒家的思想中,这种品质多被表述为“持节”“守节”。

先秦儒家对持节的论述首先体现在“富贵与贫穷”这一矛盾命题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P.42)孔子强调君子取得利益应坚持操守与道义,即使处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困难环境中,也乐在其中。孟子认为“士,穷不失义气,达不离道”[2](P.261),这是他所提倡的‘大丈夫。荀子认为“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3](P.11),突出了德性的长久性。有了坚定的道德操行,道德行为就会顺理成章的发生,最终达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的理想境界。

“守节”还表现在生死这一人生的终极问题上,在这一问题上,儒家思想家是没有分歧的,都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体现的是面临道德困境,坚守德操和道义的志向,甚至不惜放弃生命的坚定意志。

三、先秦儒家弘毅伦理的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弘毅伦理体现了先秦的时代气息,也为当时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虽然其表达方式和具体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其思想内核依然是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弘毅伦理不仅对完善个人道德修养,还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有重要借鉴。

(一) 在经济建设中,坚守高尚的情操和德性,抵制不良之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树立远大抱负首先要求个体在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之间作出正确抉择。传统儒家对待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态度是“以义为先”“以义制利”。儒家“义利观”产生于封建社会,其目的是维护宗法社会的伦理秩序。而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求利”的大环境下,个人价值追求必然与儒家“义利观”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但我们仍应看到其中的联系,应当摈弃拜金主义与利己主义,在合理合法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追求更有价值的目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义为先”正确的表述是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环境的改变给经济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一些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在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着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的问题,市场中出现了许多为了追求过度经济利益而不顾商品质量或哄抬物价的黑心商人,在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存在金钱至上、以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唯一标准的观点。这更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守节思想,做到坚守高尚的情操和德性,强化意志力和自制力,自觉抵制不良环境的影响,主动与不良之风作斗争。

(二) 在政治建设中,发挥爱人与利他精神,承担起时代与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我们党和人民始终不畏艰难,用顽强的意志攻坚克难,这是弘毅精神在当今中国的最高体现。

在当代中国,儒家的核心“仁”,其所对应的是位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的“为人民服务”。其作为我们党根本宗旨,有着丰富的涵义和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也赋予了“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84次提到了“人民”,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

对身处社会洪流中的每一个人,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其实也就是做到“推己及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自觉承担时代与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发挥爱人精神与利他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三) 在當代道德建设中,弘扬正确的道德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从理论指导上讲,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础的就是学习有关思想,这便是“智”之认识基础作用的体现。“智”指学习理论知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其伦理意蕴应当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能够正确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的道德理性。从个体道德完善的角度来说,人们应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并主动将其转化为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形成道德理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从国家道德建设角度,个体有“智”作为理性基础,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认同党的基本路线和指导思想,认同社会主义。个体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社会关系有了正确认识,用所学的行为规范维持正常的社会伦理关系和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方勇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省察—牟宗三讲演录[M].台北: 台湾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3.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弘毅儒家思想当代价值
校训展示墙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百战
对周南梅溪湖中学校训的解读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弘毅投资走下神坛 12年投资成绩单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