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提升学生党员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

2018-12-21刘浩张帆

世纪桥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刘浩 张帆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生党员作为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论文通过探究新时代下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究其原因,强化教育引导、促进实践养成和推进制度保障,使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党员核心素养,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95-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而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下的学生党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如何培育和践行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下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提升学生党员核心素养面临的困境

随着自媒体的飞速传播和迅猛发展,新时代下的学生党员正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严重影响着学生党员们的价值观导向。传媒“碎片化”的环境为新时代下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传播途径的同时,其信息传播的正确性、舆论的导向性也对学生们提出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新时代下的学生党员如何在文化多元的思潮中,筛选出正确的、有用的元素成为当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学生党员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培育和践行其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提升学生党员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这也正是新时代下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路径。

(一)强化教育引导,提升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养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式有限,甚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不感兴趣和重视。所以创建良好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党员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高校要发挥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党员们的真实诉求和想法,從根源上制定教学方案,优化教育环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和校园文化引导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方式,培养学生党员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意识。其次,教育者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吸取传统教学文化的优秀养分同时,敢于突破和创新,与学生党员们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制定新颖的、科学的教育方案,以正确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学生党员群体生活之中。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党员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媒体环境下的学生党员们接受的是多元化思想渗透,学校和老师们要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党员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受到舆论导向的侵蚀,助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促进实践养成,增强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实践是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新时代下的学生党员们对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比较容易产生反感,所以我们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更加注重实践活动在其中所起到的转化作用。一方面,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中尽量采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搭建多媒体新式教学方法、微信和微博公众账号设立以及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媒体平台,供学生们讨论、发言、交流并自然而言地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党员们的实践养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扩展校园文化理论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促进学生党员们实践养成时,高校和教育者们也要起到更好地榜样作用。学者张耀灿认为:“榜样文化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形象性等突出特色,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构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服务。”[2]所以教育者们要结合学生党员们的实际情况,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更好地增强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三)推进制度保障,构建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纯洁环境

推进制度保障,加强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监管,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构建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下仅仅依靠道德维护的方法来进行宣传是不够的,必须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推进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好地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党员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避免学生党员们因为舆论的导向性而误入歧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党十九大最新党章中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3](P.80)作为突出强调,在要求党员们贯彻执行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其榜样作用。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体现了国家的监管力度和强度,净化新时代下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气和不良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生党员作为“时代新人”,要注重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组织建设的引领,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制度保障,构建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纯洁环境,对新时代下我国文化意识形态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