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朵花儿以自己的方式盛开

2018-12-21刁敏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期待表达个性

刁敏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追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境界。笔者坚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践尝试,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个性、期待、自主学习、表达、积累

一、教师不预设、期待答案

曾经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我国考察。一位特级教师给他们上了一节课,教学设计严谨有度,学生对答精彩纷逞、气氛活跃。我们认为这堂课上得极为成功,可是美国专家却说:既然学生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必要教他们呢? 其实,真正沉下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来一个深思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课堂常常只是优生的活动天地。而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或看客,存在与否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求他们的答案能配合我们的教案,一个对不上再叫一个,直到对上为止,才算达到了目标要求。

如笔者曾听到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秋游景山》一课时,问学生: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故宫的特点?学生回答:“雄伟的故宫”、“伟大的故宫”,老师都说是错的。叫了好多个学生,最后有一个学生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书上所写的:“庄严”的故宫。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把这个词语写下去。还有的老师,常常局限于教学参考书,把一些可以有多种分段方法的课文“定死”为一种标准答案,考试中的阅读也是如此。在这样的例子中,老师完全满足于预设的、期待着的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的预设,这样的期待将导致封闭。封闭必将扼杀个性,扼杀创新。倡导个性化阅读,就应该不期待答案,要从期待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对中下等生的照顾,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

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阅读方式

“阅读”并不是简单的一项口头的读,而是一项来自于心灵的活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們的个体阅读有读、说、画、写、划、背唱、演等多项活动参与,即使是读也有朗读、默读、跳读、扫读等多种方式。作为教师不应以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他们处于内心与文字的交流状态就应支持他们的阅读方式。例如学生在阅读《高大的皂荚树》这篇课文时,我便暗示大家采取多种阅读方式和笔记方式(包括画),结果有很多学生在自己的阅读笔记上画下了阅读后自己心目中的皂荚树形象:有的画了一棵枝繁叶茂的皂荚树,有的进一步突出了高大这一特点,有的则在这棵皂荚树下画上了一些正在玩耍的孩子。透过这些不同的笔记,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抓住了表面特征:又高又大;而有的却深入到了内在特征并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其中有个学生在皂荚树干上画上了眼睛、嘴巴、鼻子,组合成一个正在微笑的母亲头像,他在阅读收获中写到: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多么像一位只有奉献不知索取的妈妈呀!我也要学习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与表达

有了个性化的思维便会激发表达的欲望,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保护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登山》一课主要讲述了:列宁在登山看日出时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而走一条靠近深渊、非常危险的小路。我原本希望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列宁作为革命导师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自己的意志。但是有一位学生提出不赞同列宁的做法。他认为:“列宁是个对全国人民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人,没有了他全国的的革命将失去领袖。他又不是个登山运动员也不习惯走山路,很可能会有失足的危险。他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万一发生了不幸的事,那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伟大的生命绝不应该浪费在无谓的牺牲上。”我想了一下,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表扬了他。其他同学也为他鼓掌。语文上的很多东西其实是说不准、道不清的,很多问题都不只有一种答案。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

四、让阅读积累更富个性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已是语文教改的方向。学生的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课堂,而应面向生活、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但是,现在的课内外衔接,要么放任自流、不作启蒙,要么横加干涉、强行填充,这着实是对学生个性的伤害。

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对科普类课文感兴趣、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就向他介绍一些科普类读物。一些学生对故事特别喜爱就可以向他介绍一些童话名著。一些学生写作水平较佳,在鼓励的同时,可以向他推荐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使他有个比较、学习的机会。这样尊重个性、选择性的阅读,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更加丰满,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怀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理念,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 弗兰克.最伟大的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猜你喜欢

期待表达个性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
论奇观电影中的期待快感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