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策略的研究

2018-12-21李晗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新课改策略

李晗

摘要: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化学实验中体验探究过程,但目前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许多实验受传统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理念和实验室器材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进行。因此,积极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现象及原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故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直接将动手操作转化为口头描述;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因不具备实验条件而将学生操作变成教师演示,不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以科学性、显现性、简易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趣味性为原则改进和创新初中化学实验,对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虽然经典,但其设计的重点在于阐明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原理,对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创新实验设计,在阐明化学性质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兼顾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氢气吹肥皂泡、可燃性、爆炸》实验中,原实验设计是用玻璃尖嘴和胶头滴管吹氢气泡,吹出的气泡很少,故点燃后无明显现象,学生没有明显感触;若将玻璃尖嘴和胶头滴管换成普通玻璃管和吹泡玩具的多孔塑料头,使吹出的气泡增多且呈连续性,点燃后会产生明显的火花和一连串爆鸣声。这一实验设计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

二、增强实验演示效果,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印象

实验现象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直观感受,实现现象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则容易被学生遗忘。虽然化学实验的过程往往都会伴随着的实验现象的发生,但只有激烈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材料在形态、颜色上发生明显改变时才会呈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产生氣体和实验材料的形态、颜色无明显改变的化学反应则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很快就会被学生遗忘,如在《金属与金属矿物》实验中,将铁钉放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烧杯中后,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学生仅通过观察根本无法了解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该实验中烧杯和铁钉换成表面皿和细铁丝,使少量的硫酸铜与铁丝发生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颜色由绿色变成红褐色,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学生对这一化学反应的理解。

三、增设探究性实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初中化学实验的验证性实验较多,目的是为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提供一条现成的途径,降低学习难度,只需要让学生记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即可,但这种类型的实验与直接记忆化学方程式没有明显区别,只是用实验替代讲述而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之上增设探究性性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材料的选取原则,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在完成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验证性实验后,增设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两个探究性实验,经过观察发现,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快速生成硫酸钙附着于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使反应终止;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快速生成气体,根本来不及收集。通过这两个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发现选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认识到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进而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四、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常伴随着实验废物的产生,有时还会用到某些毒性或污染性的实验材料,这些实验材料和废物会污染环境,同时危害人体健康,应妥善处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现有仪器和装置将原来的污染性实验改进成绿色化学实验,不仅能够保证师生的安全,避免污染环境,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氧饱和度,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中毒,故利用浓硫酸和甲酸共浴现场制备一氧化碳,避免作为实验材料的一氧化碳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露;用排水法收集未参与化学反应的一氧化碳,并将其点燃,使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在此实验过程中,教师还要向解释这些实验改进措施的目的,让学生形成减少化学污染的意识。

五、设计原理相同的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化学教材为了精简内容,容纳更多知识点,针对同一实验原理往往只设计了一个化学实验。虽然这个化学实验是经过精挑细选和实践验证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俱佳,但这种教学安排会使学生的思维固化,将实验原理等同于某一化学实验,错误地理解化学实验与实验原理的关系。其实学生只要对某一化学实验蕴含的实验原理有了初步了解后,对相同原理的化学反应也能够举一反三,进行实验设计。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材中的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相同原理的化学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如在完成《证实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实验后,让学生自主设计《证实氢气比空气重》实验,并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收集和指导,共同改进,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验原理用多种方法实现实验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实验设计,增强实验演示效果,增设探究性实验,融入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原理相同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印象,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落实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云.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2):57-58.

[2]李海云.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5(01):89.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新课改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前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和反思
Passage Four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