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1黄莉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在如今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课改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人们也开始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逐渐深化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而义务教育所推崇的是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有些学校仍旧实行的是传统教育模式,使得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行与发展,进而也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灵活的运用自主学习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自主学习法概述、自主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优点,以及自主学习法的教学策略做了相关的讨论和探索。

关键词:自主学习法;初中;语文教学

在当今的新知识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已经不再是去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去积极主动的探索、获取新知识。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中国教育的土地上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自主学习法是非常急切且有必要的。

一、自主学习法概述

自主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法相对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学习的客体,学生要通过积极的理解、分析、探索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自主学习法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提倡的机械的学习现象,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除了有以上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的特点之外,它还有使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特点,一般,学生学习之前要有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并且对这个学习目标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实时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自主监控,这就是自主学习法的自我调节的特点。自主学习法在教师不断的运用下会将学生的潜在的能力和智慧发掘出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深度,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获得比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自主学习法,根据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的这一学生观有针对性的开展语文教育活动,尽自己所能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提升。

二、自主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优点

自主学习法有很多优点,下面阐述两个比较显著的优点。

(一)自主学习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不会注意到每个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都是独立发展的人,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人,每个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如果仍旧运用传统的被动教学模式,只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就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使学生很难激发起自己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老师作为学习的主体,占据学习的很大一部分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如果,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法,就能很好的改变这种局面。

(二)自主学习法是对新型教育理念的实践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难免呈现单一化的特点,不能积极推动新型教育理念的健康发展和进步,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诸多要求之中,自主学习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要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自主学习法是对新型教育理念的实践,并且有助于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以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的,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接受学习,完全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在如今的知识背景下是极为不正确、不合理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语文老师必须走下讲台,改变教师主体的地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认识到学生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学生的引导者。首先,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知识的探索,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初中教师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必须充分全面的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存在,比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作业布置,如果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较高,那么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作业来让学生完成;如果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于其他学生较为薄弱,那么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作业来让学生们完成。最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高水平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加速剂。

(二)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堂本身是非常有可塑性的,但是如果教师只是遵循传统的、老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甚者会对语文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创新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短期之内就能看出成效的,要经过教師长期的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培养。比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新颖的问答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经常性的开展课堂讨论也能促进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论教师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能起到激发、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有创造性思维,那将对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能够继续推动自主学习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进行。

四、总结语

在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的运用自主学习法,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有效的推动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慕藜等.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G].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2] 孟庆莉,陈宗琦,王克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教学工作新模式[J].科技信息,2009(17):125,178.

[3] 姜祖亮.自主学习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57.

作者简介:

黄莉 ,1982年9月—,女,汉,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本科,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