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8-12-21杨向平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策略分析初中语文

杨向平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中最为关键、最中心的教学内容,是初中生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与信息收集能力的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初中生通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分析文本结构与布局特点,然后再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形成情感共鸣,进一步剖析课文的文学价值与艺术风格。但是,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突出初中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初中生从各个方向展开多元思考。本文将从组织学生进行预读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质疑创新三个角度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生为本;策略分析

从根本上说,阅读应该是深受初中生欢迎的一项学习任务,因为初中生可以通过文本阅读了解天文、地理、人情、风土、文化等等,以阅读认识世界,走向未来。但是,事实却与人们的预想背道而驰,大多数初中生在语文阅读中都抱着消极、应付的不良心态。这是因为教师虽然会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大意、文本主题、思想情感、修辞手法、经典美句等内容,但是却以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出现在语文阅读活动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探究、发现、创造等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活动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思考,新课改也明确提出了探究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突出出初中生的阅读能动性。

一、组织学生进行预读学习

预读是在正式的阅读教学开始之前进行的预习行为,初中生的预读行为越有效,就越能够保证自己的阅读自主权与创造性。但是,绝大多数初中生并没有养成预读的好习惯,或者将通读课文等同于预读,导致预读学习十分低效。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初中生制定明确的预读目标,并通过简单的预习检测检验初中生的预读成果,帮助初中生灵活调整阅读对策,为课堂阅读探究做好准备。

就如在《理想》一文教学中,笔者便要求本班学生在课前预读诗歌。诗歌是一种有一定节奏感、韵律感的文体,优秀的诗歌作品通常也会创设一定的诗歌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回味无穷。所以,初中生的预读学习任务便是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感受诗歌特殊的语言特征,尝试自主剖析诗歌意境。当然,由于《理想》这篇文章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学生还可以调查周边成年人为了实现个人理想的奋斗史,或者是调查他们的偶像为理想奋斗的优秀事迹,理解“理想”究竟是什么。

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对于初中生来说,思维的片面性、单一化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思维缺点,影响着初中生的阅读感悟。所以,虽然初中生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但是教师依然要创设充足的学生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想法与观点,通过集体智慧丰富自己的阅读思维,补充自己的阅读观点,为得出完善的阅读结论积累经验。实践证明,以合作交流来组织阅读教学也更易于激发出初中生的思考兴趣,保证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在阅读学习中有所得。

在《理想》一文教学中,由于初中生已经进行了全方位地阅读预习,所以笔者要求初中生以4人为一组,在组内探讨诗歌的结构与文本主旨,深化学生独立学习效果。在小组探究内,各个成员需轮流朗读诗歌,反复品析这首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色,探讨诗歌中的主旨句子。为了深化初中生的合作交流程度,笔者还提出了几个阅读问题:《理想》这首诗歌共分成了7节,各个小节的语言表达特征是什么?第一小节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第三小节各个小节都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谈理想的,表达了什么含义?作者在诗歌中谈到了获得与牺牲,你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谈一谈“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话的含义吗?为什么有理想的人会更加艰难、心酸,那人们还应该追求理想吗?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初中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阐述答案观点,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组内发表个人见解,深入剖析诗歌内容。然后,初中生便需轮流展示各组观点,互相补充、完善,由此得出完整的阅读结论。

三、组织学生进行质疑创新

我国有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阅读者的人生经历、情感取向、阅读能力等都将影响着初中生的阅读效果,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该以标准答案限制初中生的阅读思维,而是鼓励初中生结合自己的思维经验勇敢质疑,从各个角度分析阅读文本以及阅读问题的答案,只要学生能够给出充足的论证,教师都应该适当肯定学生的阅读观点,然后以学生的阅读思路入手进行纠正与调整。

在《理想》这首诗歌的文本分析教学中,笔者要求每个初中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幻想一下自己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或者可以结合现实分析一下人们实现理想的可能性与必要的品质。有的学生认为,实现理想的第一首要前提便是坚持,因为实现理想的道路是“酸辛”的,如果我们产生了动摇的念头与放弃的行为,那么我们只能距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有的学生认为,我们所要树立的理想是要有付出与牺牲精神的,因为如果单纯对自己好的理想并不算是真正的理想,因为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集体、社会甚至是国家基础之上的,如果过于看重个人利益,那么我们只能变得自私自利,让理想蒙上了一层灰尘。有的学生则认为,理想应该始终坚守初心,不要被利益诱惑,等等。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将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基本目的。教师应该主动利用学生们的阅读经验与人生体会发挥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让初中生学会通过阅读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养成勤阅读、爱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爱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中华少年,2018(07):84.

[2]周家玉.個性化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2):24-26.

[3]刘金永.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4):177-177.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策略分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