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蕴含的辩证统一关系

2018-12-21吴天江

世纪桥 2018年8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吴天江

【摘 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贯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布局的一条主线,同时也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招。自从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话,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后,在各种讲话中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中心词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大量论述,蕴含了丰富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包含: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持久战和歼灭战之间的辩证关系、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等。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好这几大辩证关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辩证统一关系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39-02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期叠加”“四降一升”等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一、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中,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之间的关系,是推进政府进行职能转换、最大力度地激发各大市场主体活力、创造力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既不能只看到政府的作用,而看不到市场的作用;也不能只看到市场的作用,而看不到政府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的,必须同时用好这两只手,充分发挥二者的联动性作用,即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坚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相结合。

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承担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配置水平的客观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促进资源迈向高端、有效配置的必然选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路径。

坚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局限性。因此,市场配置资源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总是完美无瑕,总是会难以避免地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既然市场配置资源存在市场失灵,那么应该在市场无法调节或者难以自动调节的领域和环节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

二、持久战和歼灭战之间的辩证关系

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件大事,需要在战略上和战术上进行谋篇布局,也就是进行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术上的歼灭战,在战略和战术上相互配合、有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因此,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下功夫。

战略上。战略方面,也就是着眼于长久思考的布局。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面对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的特点,要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做好进行持久战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久久为功。”

战术上。战术方面,即要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既不是总量性问题,更加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煤炭、钢铁、火电、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主要聚焦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过剩;存在于各大企业主体等中的经济杠杆风险;各大企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成本;主要存在于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面对这些当前问题,应该进行战术上的速决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战术上要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一仗接着一仗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干苦干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当前工作的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也就是对落后产能、低效产能、无效产能进行清理;对主要存在于三四线城市的大量房地产库存消化掉;有效化解金融经济风险;降低各大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力度补齐民生短板。

三、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增加”上下功夫,也要在“减法”上下苦力。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辩证的思维定当贯穿其中,也就是要坚持辩证否定的思维方式来考虑怎样加、从哪些方面加;怎样减、从哪些方面减;在做二则混合运算过程中,否定一切和肯定一切都是片面的。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才能确保这个二则运算的科学性、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都要把握症结、用力得当,突出定向、精准、有度。做减法不能“一刀切”,要减得准、不误伤。做加法不要一拥而上,避免强刺激和撒胡椒面,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因此,做好加减混合运算这项工作,必须正确看待它们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做加法:做加法就是如何增加、从哪些方面增加。應该从供给端入手,扩大中高端供给、有效供给、优质供给;从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方面寻找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加强民生建设来补齐短板。在增加有效供给上,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在寻求新的增长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激发市场活力,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创新,需要促进创新成果向产业活动的有效转化;政策要宽,要求通过创造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来鼓励创业、创新。

做减法:也就是如何减除、从哪些方面减。同样,也是主要从供给端着手,与加法相对应,减法应该及时去除低端供给、无效供给、劣质供给,主要归结于三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去产能、去库存是为了调整供求关系、缓解工业品价格下降压力,也是为了企业去杠杆,既减少实体经济债务和利息负担,又在宏观上防范金融风险”

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供给端和需求端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端点,都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对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1](P.253)供给侧主要以中长期宏观调控为主,促进经济在中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主要以短期调控为主,注重从经济总量上进行调控,从而刺激经济短期增长。供给端和需求端在调控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别。

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的统一性。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并不是相互对抗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既不能只谈供给,偏离需求;也不能只讲需求,而放弃供给;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能用供给替代需求,也不能用需求代替供给,应该发挥两者之间相互联结、相互补充的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五、兩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突出改革重点。

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调整,以供给端为重点。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既有供给端问题,也有需求端问题,但是重点问题在于供给端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单纯依靠以前的需求刺激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保证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必须把调整的重点放在供给端上来,从而提高供给体系和质量,提高供给体系和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

从生产端入手,应该把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成本、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也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补短板应该抓紧时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问题导向;发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加大力度补齐生态短板;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