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体育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018-12-21席军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席军

摘要:现阶段,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大跨步转型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开发,还要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质量保护,开展必要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本文探索了中职体育课中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安全保障,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校园安全事故逐年增多,加之中职教育过度重视知识学习,忽视了生命安全教育,使得校园内影响学生生命安全的因素逐年增多。基于此,从生命安全的角度来探寻学校教育的意义,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对生命回归教育本质的一次社会呼吁。学校教育中,忽视了生命安全教育,导致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和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1 我国中职安全教育现状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在安全教育、安保措施等方面,一些学校还存在很多漏洞和认知偏差。一些学校过度重视基础教育课,只关注提高学生成绩,而严重忽视了生命安全教育,导致很多学生不具备基础的生命安全理念。同时,一些学校存在认知偏差,矫正过往,在学校内,大搞安全教育,严格限制学生校内活动场所和时间,荒廢体育课外活动课,以避免学校安全教育问题。这种方式,既不能保证学生身体得到充分锻炼,降低了学生身体素质,也不能保证校园内一定不发生安全事故,十分不可取。只有学校合理、科学规划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加入生命安全教育,注重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保障,结合实际开展体育活动,才是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准确理解。

2 中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的作用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多年来,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来发展,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心理素质,教学活动是人们进步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更要重视体育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从实际发展来看,科学的运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当前人才发展观要求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这就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最为保障,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价值。现代社会发展中,体育教学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体育教学更能引导学生重视生命,在整个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发展中,也要重视对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

3 在中职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措施

3.1建立科学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第一,要编制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教材,为学生系统的讲解安全知识和安全实践;第二,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实践性,不能将知识停留在书本上,要让所传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通过各类模拟演练实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促进其在突发情况产生时沉着应对;第三,要注重课程细节的设置,必要时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实践验证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2运动过程全程监督,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在中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安全理念,教育学生提高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深入学生,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质实际,清楚个别有疾病学生的疾病史,分层设计教学内容,避免设置不适合学生的体育项目,避免体育课中出现安全事故。运动之前,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全问题,运动过程全程监督,重视学生体育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要领,向学生反复说明不当的运动可能带来的人身伤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体育运动。

3.3重视教学设计,及早消除隐患

中职体育教学效果如何,教学设计十分关键。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考虑目标、内容、重难点等要素外,还要排查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安全隐患。否则,等到上课时发现隐患,再去防范就很被动。例如设计利用垫子替代沙坑进行跳远练习的教学,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练习过程中垫子有可能滑动的情况,要能够想到垫子如何固定才能减少因滑动导致的伤害事故。有的教师会事先准备胶带,课前将垫子分别固定在练习场地上;有的教师会想到垫子由学生轮流踩住,以减少因练习中的跳落冲力引起滑动。教学设计还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组织活动做出认真的规划,而且要能够从安全保障方面做到组织有序,不能因组织不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用体操棒做操时,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体操队形散开的方式,尽可能地拉大学生前后左右之间的距离,以防体操棒伤及他人。总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练习活动中的各项安全隐患,是减少伤害事故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4开展生命安全活动

体育教师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减少生命损伤,实现生命安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已不局限在校园内,而是拓展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当开展必要的生命安全实际训练活动,在实际情境中,提升学生自救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野外活动,在野外活动中,让学生及时开展合理自救。同时,在实际活动中,应当把危险动植物识别、障碍穿越等相关知识,渗透到课程设置中,并把一些必要的生命安全防护措施,如喝煮沸的水、不吃不明食物、探险时要手持小木棍以驱赶蛇虫等,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遇到野外危险,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

4 结语

总之,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应当将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全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顺应当前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在课程实施的细节上,提升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提升安全教育实施的可行性效果,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维兵.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15).

[2]刘德.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16.

[3]陈杰.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72-73.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