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历史复习中应试和高分能力的有效培养
2018-12-21朱金成
朱金成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历史新课程的功能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都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掌握高考考查的思维的方式,对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根本素养
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由形式思维和辨证史料中逐步认识历史客体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结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种思维。历史思维首先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物异同、概括历史过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属于狭义的“历史思维能力”,实际只是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广义的历史思维能力应该包括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也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历史思维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丰富的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因而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和高级形式。
二、构建知识结构图和训练审题解题方法是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的设计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注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题设计思想、并越来越重视分析说明事物的成因、归纳概括事件的基本过程或发展历程、比较事件之异同、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等多项能力要求。
学生完成限時训练后由小组交流核对5分钟,然后由其中一个小组回答选择题答案,其它小组可以提出不同答案,批改后错的由做对的小组解说。材料题由老师用投影现场批改同学做的成果,点拨存在的问题,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抓住课堂的效率。课后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错题的积累。通过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从梳理基础知识——训练提升能力——反馈、查缺补漏的转化过程,从个学——组学——群学的过程中实现互帮互助共赢共进步。实践证明,学生在市的统考中确实是体现出了较强的得分能力,整体成绩有保证,尖子生能进入市的前列。
三、讲规范、重细节、勤辅导、查落实是帮助尖子生拿高分的法宝
获得高分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研究表明:“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其他人并不难学到手。因此,获得高分既要老师的高超引导,更要学生自身的领悟和努力。
要想培养出超一流的学生,必须有心态超一流的名师。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也要有熟练的传授知识的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能教会学生学,能够给学生一把自己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根据尖子生调查问卷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加强堂上的读、思、练的培训。任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备课要精、细、质量高,多上精品课、精彩课。
总之,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并没有最好的思维成果悬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人们去虔诚地领受或摘取,也没有最好的教学理论摆放在某个书橱让人向它顶礼膜拜。最好的思维可能只是教师持续地处于反思中的思维,最好的教学可能只是教师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教学。我相信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会不断深化历史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历史新课程理念,努力做到教师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而教,学生为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而学。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