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2018-12-21邹学玲
邹学玲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狭窄;应用;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88-01
冠状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导致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已经相对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1]。因此,加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该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2]。128层螺旋CT比传统螺旋CT增添了诸多功能,能克服传统机器设备的问题,结果更加清晰,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研究表明:将128层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但是该方案在我院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因此,本课题以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56例作为对象,探讨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56例作为对象,男32例,女24例,年龄(20-78)岁,平均(65.63±4.78)岁。疾病严重程度:轻度21例,中度20例,重度15例。纳入标准:(1)符合冠状动脉狭窄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最终得到确诊;(2)符合128层螺旋CT检查适应证[3];(3)能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治疗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或伴有明显精神异常者;(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者。本课题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对检查方案具备知情权。
1.2 方法
患者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确诊。采用飞利浦Alloer血管造影仪器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对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在冠状动脉开口部位放入5F-6F造影导管,并注入370mgl/ML碘克沙醇,然后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完成图像的采集,将获得的图像放入EBW工作站完成图像的采集[4]。检查后对患者均经过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前完成患者病情评估,控制患者心率,对于心率在70次/分者,让患者口服倍他乐克,待患者心率得到有效的改善后采用Light Speed 8pro的128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據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设置相关参数:间距10mm、层厚10mm,球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检查前先对患者行CT平扫,然后对患者行灌注检查,检查前经肘静脉注射60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速度为5mL/s,连续注射12s,对患者进行动态灌注扫描,持续扫描12s后完成图像的采集,将获得的图像到仪器配套软件中完成容积重现处理与曲面重建处理。将128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准确率。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6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128层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下轻度21例、20例中度及15例中度,128层螺旋CT检查最终确诊52例,诊断符合率为92.86%。患者中,轻度95.23%,中度90.00%,重度93.33%,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是由于冠状动脉处的血管存在脂肪斑块沉积,导致血液中脂性物质沉积较多,从而引起血管慢慢狭窄。当冠状动脉存在斑块阻碍时,血流通过障碍,导致心脏发生缺氧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症状[5]。同时,冠状动脉狭窄将会加重心脏功能低下,导致机体脏器功能下降。因此,加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可重复性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近年来,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56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128层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下轻度21例、20例中度及15例中度,128层螺旋CT检查最终确诊52例,诊断符合率为92.86%。患者中,轻度95.23%,中度90.00%,重度93.33%。由此看出:128层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128层螺旋CT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方法具有无创、安全等特点,仅需要在体表扫描即可完成疾病的判断,并且在128层螺旋CT的使用能判断冠状动脉上斑块的大小,能根据检查结果计划下一步治疗方法,不必要直接接入,能减轻医疗费用[6]。文献报道显示:通过螺旋CT检查结果能对斑块进行判断,选择药物或支架治疗,经过治疗后可以加强患者128层螺旋CT能评估患者预后,善于根据患者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对于单一采用128层螺旋CT检查效果不佳者,则可以联合其他方法检查,发挥不同检查方法优势,促进患者早期恢。
综上所述,将128层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效果理想,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该方法具有无创、方便及安全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国,尹春艳. 128层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91-92.
[2] 赵桥石.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应用128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47-48.
[3] 杨书峥.128层螺旋 CT 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7):13-14.
[4] 赵会.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采用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15,11(4):1176-1177.
[5] 翟桂娟, 于淳. 128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 影像技术,2015,6(5):38-39.
[6] 缪广林. 128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5,9(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