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分析

2018-12-21刘佳因吕萍张静怡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临床效果

刘佳因 吕萍 张静怡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58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隨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并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数据相比,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瑞芬太尼;异丙酚;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87-01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是将甲状腺切除,在进行手术时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传统的的麻醉方式是阻断颈丛神经,但这一麻醉方法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对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就是目前主要的全麻方式之一[1],为此本文将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现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和一般方法

1.1 基本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58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上述患者均符合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患有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精神性疾病的患者[2],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和12例,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31岁,平均年龄为(48.92±4.34)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3例和16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3岁,平均年龄为(47.75±5.75)岁,上述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极小,可进行下方实验。

1.2 一般方式 两组患者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之前,需要八小时左右的的禁食, 五小时左右的禁水,肌肉注射0.2g的苯巴比妥和0.4mg的阿托品,然后两组患者同时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观察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手术期间,对两组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3mg/kg、维库溴铵0.2mg/kg以及咪唑安定0.09mg/kg,观察组手术期间每分钟注射2μg/kg瑞芬太尼;每小时注射7mg/kg异丙 酚。对照组每小时注入0.1mg异丙酚 ,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PSS18.0统计学软件的采用,对两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相关计量用t检验,计数用x2检验,而当p值小于0.05时,则代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数据相比,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1例、肌肉疼痛1例,咳嗽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对照组患恶心呕吐2例、肌肉疼痛2例,咳嗽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93%,说明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都比较短,操作简单,传统的的麻醉方式是阻断颈丛神经,但这一麻醉方法效果不佳,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对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方式,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5]。在此次研究中,对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数据相比,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也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方式对患者更有效果。说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毛乐成, 范水成.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 22(18):138-139.

[2] 吴晓顺, 张训功, 吴亚辉,等.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5):7069-7070.

[3] 夏兰.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35例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9):112-112.

[4] 刘晓刚.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探究[J]. 北方药学, 2016, 13(11):35-35.

[5] 孟杰. 分析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J]. 临床研究, 2016, 24(5):37-38.

猜你喜欢

异丙酚瑞芬太尼临床效果
七氟烷与异丙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