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配合推拿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2018-12-21樊峰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电针推拿

樊峰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电针+推拿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电针+推拿联合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4月30日-2018年04月30日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盲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以患者治疗前后顺序纳入,观察组40例进行电针治疗,实验组40例进行电针+推拿联合治疗,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和分析之中,实验组95.0%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72.5%患者治疗有效,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电针+推拿联合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电针;推拿;周围性面瘫;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65-01

在临床上周围性面瘫为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不分年龄,起病急,主要是以单侧面神经麻痹以及面部肌肉瘫痪为主要表现。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也无特异的治疗方式,临床主要是以针灸进行治疗[1-2]。本文选取2016年04月30日-2018年04月30日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盲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电针+推拿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电针+推拿联合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研究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04月30日-2018年04月30日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盲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以患者治疗前后顺序纳入。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7:13,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7.13±4.9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20岁~67岁,平均年龄(38.97±5.16)岁。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其病情符合临床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患者的病情得到证实,患者和家属在了解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已将精神疾病者、脑部疾病者、占位性病变者、未签署知情书者、语言交流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孕妇和脯乳期妇女排除之外。在研究结果上,观察组和实验组可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电针治疗,电针治疗方法和下文一致。实验组行电针+推拿联合治疗,如下:主要是将手足阳明经为针刺取穴的重点,选择手足少阳经和太阳经作为辅助,按照选取结合局部近取的原则进行取穴,选取患者的下关穴、水沟穴、四白穴、地仓穴、阳白穴、颊车穴、攒竹穴、太阳穴以及承浆穴,选择浅刺的方式;选择患者合谷穴以及太冲穴,选择直刺的方式进行,深度为一寸。电针治疗仪应用在两组患者穴位治疗之中,选择较弱电流强度,选连续波,指导患者的面部肌肉收缩至最轻为止。每次二十分钟,每天一次。在留针的过程之中,需要对下关处展开一次的温针灸。

1.3 观察指标

本文对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面部功能恢复至正常,则为痊愈;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出现好转,面部活动功能恢复至正常,改善率在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之间,则为显效;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出现减轻,面部活动功能部分恢复,改善率在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之间,则为有效;患者治疗无明显变化,上述所言均未达到,改善率低于百分之三十,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数据整理后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检验水准经P<0.05对结果的论述,并证实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和分析之中,实验组95.0%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72.5%患者治疗有效,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属于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茎乳突孔之中出现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病因为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均会致使供应神经血管出现水肿、痉挛以及缺血等状况。加上周围狭长骨质神经管受到限制,对神经进行压迫,进而出现神经麻痹,面部上下的表情肌肉出现瘫痪等症状。在患者发病之后的半个月达到顶峰,通常会连续充血一至两个月,之后才会逐渐消失。从中医的角度进行出发,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中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其中主要包括有电针以及推拿等,这些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治疗疗效,但是并未寻得完善的治疗方案[3]。周围性面瘫主要是因为脉络空虚、阳明脉以及少阳因风寒入侵所致。推拿可有效的调节阴阳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提升患者的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可有效的消除局部缺血和水肿。应用电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保障肌肉和神经的修复[3-4]。本次研究为了主要分析电针+推拿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电针+推拿联合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观察组选取40例进行电针治疗,实验组选取40例进行电针+推拿联合,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和分析之中,实验组95.0%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72.5%患者治疗有效,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证实,与单纯的电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电针+推拿联合在临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的促进患者面部功能在短时间之内恢复至正常,减少对患者面部表达产生影响,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概而言之,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电针+推拿联合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董翟华,骆许鹏.超短波、电针、补阳还五汤、牵正散及斑蝥外敷对周围性面瘫的诊治疗效探讨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06):24-26.

[2] 张晓梅,孙建华.四关穴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27例[J].河南中医,2016,36(01):148-150.

[3] 戚其華,倪姗姗,王友兰,彭凯,曲鹤年,杨彩华,王瑾,奚玮.中药穴位贴敷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11):965-969.

[4] 刘立安,朱云红,李清华,于竹力.不同波型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2,32(07):587-590.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电针推拿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电针联合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达的影响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