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轧双层金属复合管坯关键工艺参数壁厚比的研究*

2018-12-21何宗霖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管复合管塑性变形

何宗霖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09)

0 引言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冷成型法、离心铸造法、冷轧法、爆炸焊成型法等。其中,冷成型法基层和覆层钢管仅仅是通过机械挤压结合,结合层没有形成冶金融合,容易在较大外力或较高温度下引起结合面应力的释放而失效分离,结合强度较差;冷轧法仅局限于有缝钢管的复合,且在目前条件下成本投资太大;离心铸造法由于铸造工艺所形成的粗大的铸态组织,使得所得的复合管力学性能大打折扣;爆炸焊成型法复合层复杂,难以形成冶金融合,而且当钢管比较长的时候,炸药的用量不好控制,在操作上易造成一定的危险性。笔者所采用的复合管生产方法是利用三辊钢管轧机热轧复合管坯,以期生产出尺寸精度高、内外管管面质量好、复合层达到冶金融合强度的可满足轻工、机械、石油、化工甚至核电等行业要求的复合管。本文针对三辊热轧复合管在制坯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壁厚比做了相应的仿真研究,为实际生产双层金属复合管的制坯工艺提供指导依据。

1 复合管坯的制备

使用太原科技大学的三辊斜轧钢管轧机(如图1所示)进行轧制试验,轧制钢管型号为Φ67×6→Φ38×3,故管坯的总尺寸为壁厚6 mm、最大外径Φ67 mm、长度为1 000 mm。

图1 三辊斜轧钢管轧机外形图

对于复合管坯内外管厚度的选取,采用如表1所示的3种制坯方案。坯料准备好以后,再采用热装的方法,即对外管加热到500℃左右,再将内外钢管套装在一起,然后冷却至常温即可完成制坯。

表1 复合管厚度配比方案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该轧机进行实际测量,得到关键工作部件的基本尺寸,并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得到的三辊斜轧复合管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三辊斜轧复合管有限元模型

具体轧制过程为:三轧辊同时做等速同方向回转运动,轧辊表面呈倾斜状态,有一定的咬入能力;出口相比入口较小,保证了减壁量;推块的作用是给予复合管坯一定的初始速度,当复合管坯接触到三轧辊的瞬间,在巨大的咬入力作用下完成后续的轧制过程;而芯棒的作用是保证出口处的成品复合管不会发生弯曲变形。

2.1 网格的划分

利用DEFORM自带的网格划分功能对3种复合管坯方案进行网格划分,利用圆环辊轧模块,对复合管的外管和内管分别做六面体网格划分,再将其组合到一起。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和运算速度,网格数目控制在10万个单元以下,网格最小边缘尺寸为3.3 mm。3种复合管坯网格划分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3种复合管坯网格划分模型

2.2 边界条件定义

根据三辊斜轧机电机转速换算可以计算出轧辊的回转角速度,故定义三轧辊角速度都为16.7 rad/s,回转方向一致。推块的初始速度定义为10 mm/s。当复合管坯与轧辊接触即发生咬入,由于咬入后轧制速度远大于推块的速度,因此推块在轧制过程中自动与复合管坯发生分离。轧制温度定义为800 ℃。

2.3 接触关系定义

三轧辊与复合管外管的接触定义为可分离,摩擦类型为剪切摩擦,摩擦因数根据测量定义为1.67。芯棒与复合管内管的接触定义为可分离,摩擦类型为剪切摩擦,摩擦因数根据测量定义为0.3。推块与内外复合管坯接触定义为可分离,摩擦类型为剪切摩擦,摩擦因数根据测量定义为0.3。内外复合管坯定义为不可分离,不需要摩擦因数。

2.4 模拟控制

采用ALE滚压法模拟,模拟步数设置为20 000步,储存步数间隔100,结果步数定义为随时间增量,常数为0.001 s。网格重划分干涉深度设为相对,为了保证仿真的收敛性,相对值取为0.7。求解器选用稀疏矩阵法,并采用直接迭代法。

3 后处理分析

方案1复合管成品质量如图4所示,可见复合管内管在轧制出口处出现了严重的破裂,其原因是内外管材料塑性变形的不一致导致轧辊在碾压区轧制时在接触面产生了较大的应力集中,当应力超过了内管的强度极限,内管就出现了破裂。继续轧制将导致内管被外管的塑性变形所拉断。

方案2复合管成品质量如图5所示,可见内外管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但塑性导致金属在轧制方向的头部流动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继续轧制下去会导致内外管出现重合度过低的状态,在生产实际中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

图4方案1复合管内管成品质量图

图5 方案2复合管成品质量图

方案3复合管成品质量如图6所示,可见内外管塑性变形基本一致,尾部质量比较平整,头部由于在轧制过程中属于自由态,没有约束,因此出现了不太平整的塑性变形,但相比方案2可以看出,内外管在轧制中塑性变形基本一致,成品重合度高,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使用。

图6 方案3复合管成品质量图

4 结论

(1) 本文利用DEFORM软件建立了三辊热轧碳钢与不锈钢复合管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际轧制过程,确定其边界条件、模拟参数及接触关系。完整地模拟了不同壁厚45钢与316不锈钢的三辊热轧过程。

(2) 根据模拟仿真的结果,对比分析了三辊热轧复合管坯的过程中外管与内管壁厚比为2∶1时的破裂原因和外管与内管壁厚比为1∶1时金属塑性变形不一致的原因,最终确定了外管与内管壁厚比为1∶2为最佳制坯方案。

猜你喜欢

内管复合管塑性变形
级配碎石基层塑性变形预估模型
套管换热器稳定性设计计算的探讨
复杂载荷作用下双金属复合管的屈曲失效模拟分析
双金属复合管专用新型自动化联动油箱装置
双金属复合管液压胀形机控制系统
剧烈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
高速切削Inconel718切屑形成过程中塑性变形研究
横向力对列车车轮踏面表层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